5411 篇
13918 篇
478362 篇
16355 篇
11779 篇
3949 篇
6564 篇
1255 篇
75762 篇
38242 篇
12197 篇
1674 篇
2874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30 篇
3896 篇
5520 篇
央行:标与非标认定规则延续资管新规 市场影响有限
央行近期公布的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将市场上几乎所有身份暧昧的“非非标"定义为“非标",有市场人士反映较预期严格。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对此表示,标债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恰当,遵循资管新规原则,符合市场预期,对市场影响有限。
“这个规则延续了资管新规关于`标'与`非标'的规定,在预期之中。"邹澜在10月15日举行的人民银行第三季度金融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其实是个`靴子落地'效应。"
10月12日,一行两会和国家外汇管理联合起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下称标债)的范围,详细解释了资管新规所列明的标债需要符合的五个条件,要求任何其他债权类资产,需要向央行提交认定申请,获得央行认定通过后方可被确认为标债。
更受市场关注的是,《认定规则》将此前“非标"属性模糊的“非非标"都认定为“非标"。
目前市面上仍有一些产品,既不满足标债要求,又不符合此前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的“非标"定义,市场人士统称为“非非标"。例如,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项目流转,原银监会2016年曾发文规定,该类资产不计入非标统计,但对于该产品是否符合资管新规对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定义,市场有不同看法。
除此之外,财新还曾报道,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场外市场,由于平台竞争和监管套利,都兴起了非标资产流转业务,并在资管新规出台后,成为“非标"转“标"的途径之一。
而此次《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这些“非非标"都是“非标"。《认定规则》指出,银行业理财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报价系统的收益凭证,上海保交所的债权投资计划和资产支持计划,都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有一部分关注度比较高的资产,如果是按照资管新规的理解应该是非标,但是由于后面细则还没出来,市场有人认为还有一些希望,但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就是靴子落地了。"邹澜表示,对标债认定规则的最终落地,也有利于股票、债券等标准化产品的发行。
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补充道,也不能简单通过交易场所判断是否是标债。“我跟银登中心老总谈过,如果你符合资管新规列的五个条件,就是标,如果不符合就是非标。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在银登中心交易的是标或者非标。"
对于总量庞大的“非标"资产如何接续的问题,邹澜指出,这个问题市场机构有深入研究,央行规则制定也有多方位准备,以有利于最终完善产品切换。从市场角度,为接续不同产品,要尽可能保证“一个包容的空间"。他称,债券、尤其是私募债是比较好的接续方式,此外对基础设施的认定,也比过去更有包容性。
在目前市面上所有定位模糊的产品中,只有标准化票据未被此次《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提及。目前来看,标准化票据仍为非标。邹澜称,票据、汇票根据资管新规原则,应该是“非标";而为了接续过程较为平稳,票交所与其他机构做了一些探索,推出标准化票据,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标准化票据)在信息披露、交易规则、报价等方面,也要不断完善,(之后)也是接续非标产品很好的选择。"邹澜说道。
“出台标债认定标准是很重要的。过去非标太多,泛滥成灾。资管新规里讲得很清楚,有五个标准,达到就是标准化资产。"周学东指出。
邹澜强调,资管新规发布至今有一年多时间,到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也还有一年多时间,市场对《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的预期较为一致,监管遵守的原则也较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