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7 篇
12122 篇
1648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9 篇
4899 篇
3854 篇
5414 篇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8月6日发布报告称,近几个月市场发生了多个重大事件,加剧了中国市场的担忧。他预计,未来几个月政府将出台更多微调措施,其规模和速度将是评估2013年下半年增长前景的重要因素。
报告称,这个夏天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平静。6月份银行业钱荒引发市场对中国金融风险的担忧,而与此同时,经济数据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二季度GDP增速同比回落至7.5%,但从环比看,二季度环比季调折年增长6.9%,小幅高于低于预期的一季度6.1%的环比季调折年增速。
详细分析数据后发现,国内和出口领域均面临挑战。6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季调温和回落至0.5%。1~6月的固定投资增速同比回落至20.1%,归因于制造业投资的持续疲软抵消了基建投资的强劲增长。6月出口增速环比季调下降4.7%,部分是因为对虚高出口报货价的严厉打击,还有是因为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亮点是零售额增速反弹(二季度平均月环比季调增长1.3%,而一季度月环比季调增长0.6%)以及通胀水平良好。
上周,7月份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至50.3。这与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的最终数值形成对比,后者为47.7,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虽然两报告存在分歧可能是样本覆盖范围不同所致,但更有可能反映了对短期增长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朱海斌称,政策的不确定性一直是主导中国市场情绪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虽然新一届政府明确表示“这一次不会出台刺激政策”,但结构性改革基本上仍处于摸索的阶段。尤其是近几个月市场发生了多个重大事件,例如6月份的银行业钱荒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速目标的混乱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不过,朱海斌表示,情况似乎开始发生变化。7月份的国务院工作会议和政治局年中会议试图通过澄清经济政策重塑市场信心。李克强总理重申今年的增长目标是7.5%,并明确表示增长底线不得低于7%。此外,政府宣布了小范围的改革措施,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政策目标结合在一起。
朱海斌认为,政策的小幅调整并不意味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转变。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正在调整财政支出的组成,降低了行政公共开支,同时增加了对社保、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投入。在货币政策方面,决策者试图通过打击金融行业的投机活动以及引导银行审慎和高效放贷来修复信贷政策的有效性。此外,还推出了针对提振内需的小范围改革措施,例如投资铁路和基础设施,扩大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范围,降低小企业税负,简化投资审批程序,以及鼓励出口等相关政策。
朱海斌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台更多微调措施。微调政策的规模和速度将是评估2013年下半年增长前景的重要因素,也能够据此推测今年秋季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预计会宣布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