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6 篇
13900 篇
477473 篇
16233 篇
11751 篇
3903 篇
6515 篇
1244 篇
75504 篇
37528 篇
12126 篇
1653 篇
2849 篇
3404 篇
641 篇
1238 篇
1972 篇
4902 篇
3860 篇
5423 篇
华菱涟钢打造“绿色明珠"
3月底,《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华菱涟钢,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中,展现在眼前的分明就是一幅绿色画卷。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华菱涟钢迅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今年将再投入10亿多元,打造一个生态钢城。华菱涟钢总经理肖尊湖介绍,公司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新的三大保卫战,向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
倾力打造升级版绿色钢城
20多岁的农民工小李来自江西,2017年来到了华菱涟钢,如今正在参加280平方米烧结机的除尘项目改造。他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由于工期紧,春节也只休息了一天。让他难忘的是,华菱涟钢总经理请他们所有施工人员一起吃了年夜饭。
春节前夕,华菱涟钢启动了为期60天的以6号高炉大修及配套技改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环保设施大改造、大升级。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这一轮升级改造中,节能环保设施是重中之重,共有21个项目。除保证从烧结机、焦炉、高炉、转炉到轧机等主线装备的节能减排外,该公司还将把6号高炉、焦炉、烧结机等配套的除尘设施全部升级为高效的布袋或电袋除尘,同时实施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和煤场封闭工程,对产生扬尘的皮带通廊实施封闭,完善主要排放口在线监测设施,同时修复煤气回收利用等设施。
据了解,该公司在此次技改大修中共投入5.4亿元资金,全年还将增加4.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新开工环保项目建设,并在小型技改项目上再追加投入7400多万元,全年技改总投入将高达10亿多元。
经过这一轮全流程、高标准、高效率的节能环保升级改造后,涟钢的天将更蓝,水更清,一座生态钢城呼之欲出。
“环保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高度。作为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高质量发展上有新气象,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上更要有新作为,努力把涟钢建设成为娄底市区的一颗`绿色明珠',实现人与自然、企业与城市和谐共生。"涟钢党委书记成沛祥强调。
华菱涟钢上世纪建厂时选址在城郊。随着城市发展,现在厂区与中心城区只有一河之隔。涟钢人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前几年企业经营很困难的情况下,环保投入一分钱也没省过,每年都在2亿元以上。
“十一五"以来,该公司累计投资100余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始终把绿色发展摆在首要位置。配套的环保设施严守“三同时"原则,华菱涟钢成为行业内最早实现烧结机头烟气全脱硫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大力实施6号高炉煤气净化系统湿法改干法工程、大污水改造工程、雨污分流工程等一批废水治理项目,排污口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
该公司安全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还将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厂区环境提质改造,拆除旧设备旧厂房,腾出场地建绿地公园、修文化设施,打造涟钢人的绿色“梦工厂"。
铁腕构建最严的环保监管体系
被人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出台后,涟钢也有了最严的环保问责办法。
安全环保部负责人介绍,“宁可停产、决不污染"作为铁律执行,每起环保事件按照“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一查到底。环保问责“一票否决",职工戏称为“斩立决"。
华菱涟钢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二级单位,严格考核。哪怕是一般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领导也要被考核5000元/次。2017年全公司内部环保考核达到了166万元,全部落实到了责任人。曾有二级单位主管领导因设备故障导致排污,被就地免职。
华菱涟钢的环保监管非常严格,推行专业负责制、区域负责制、项目负责制“三制合一",实现视频监控、现场监察、在线监测“三监联动"。“环保电子警察"全覆盖全天候,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一目了然,并与政府环保主管部门联网。在铁腕治理下,该公司环保设施与主体生产设施100%同步运行,2017年环保设施运行费用达7.63亿元。
铁腕构建最严的环保监管体系,华菱涟钢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了湖南省环保厅清洁生产审核的评审,成为工信部首批45家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之一。
监测数据显示,华菱涟钢区域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SO2排放浓度平均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达标率达100%。
碧水蓝天换来金山银山
10多年前,华菱涟钢还白送的炼铁水渣,如今却成了抢手货。货车司机抱怨,他们总是天不亮就要赶来排队,有时还要等上大半天才拉到一车水渣。
华菱涟钢坚持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总经理亲自挂帅,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实行四级能源管理,已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形成了资源减量化、排放无害化、能源清洁化、环境生态化的工作格局。
在华菱涟钢,碧水蓝天换来了金山银山。
一位能源工程师说,废气、废水、灰尘和废渣几乎100%循环利用,都值钱。他拿出一份统计表,一项项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回收利用煤气、余热、余压发电,华菱涟钢自发电从2011年的20亿千瓦时提高到2017年的29亿千瓦时,日均自发电量突破900万千瓦时,自发电占总用电量的比例由40%提升到了最高时的85%,进入行业前列。仅焦化干熄焦发电量一年就高达2.6亿千瓦时,按市场电价算就是上亿元的效益。
废水处理后也得到了循环利用,没有外排。吨钢耗水从10多立方米/吨钢减至3立方米/吨钢,降本非常明显。
从焦化、烧结、高炉到转炉的粉尘,以及污泥、废渣充分回收利用,一部分用作配矿原料,一部分外卖,变废为宝。2017年,仅利用含铁含碳尘泥配矿一项,创效就达到4000万元。今年,冷轧生产线酸洗产生的铁粉售价已达到了1600多元/吨。
大量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推行能源精细管理,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回收转炉煤气等指标分别达到541千克标准煤、124立方米,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位步行上班的涟钢职工很自豪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以绿色发展融入城市,涟钢成了“都市中的绿色钢城"。
3月14日,湖南省环保厅发布全省2月份环境质量状况,在14个地州市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娄底市列第三名。“涟钢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关环保专家这样评价。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华菱涟钢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环境改善同步进行的双赢之路。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