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福州大叶榕的传粉生物学
作者:吴文珊;陈友铃;叶海燕;刘亮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省发育与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08 加工时间:2014-03-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
关键词:繁殖特征;花序果;发育;榕小蜂
摘 要:在福州地区选取了10株大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大叶榕花序果发育株内同步,株间异步,花序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大叶榕常年挂果,在每年的1-2月和6-7月有2个明显的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3次.大叶榕花序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因季节而异:冬季和春季(12月-翌年5月)发育较慢,最长的持续近130天;夏秋季(6-11月)发育较快,间花期明显缩短,从雌前期到花后期仅需约80天.大叶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花序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大幅提高了小蜂的传粉效率,也保证了花序果的高结实率.大叶榕花序果内有7种小蜂,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7个科(亚科),其中榕小蜂科的冠缝榕小蜂是大叶榕唯一的传粉者,其传粉方式为主动传粉.首次发现姬小蜂寄生于榕果的现象.大叶榕花序果中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和春季榕果内小蜂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传粉榕小蜂是优势种,榕果种子结实率高;夏秋季小蜂种类和数量略少,Camarothorax bismasculinus小蜂和Sycophila sp.小蜂是优势种,此期榕果结实率极低,对大叶榕的繁殖利益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