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基于不可替代性的三江源地区自然保护区评估及空缺分析
作者:栾晓峰;王秀磊;李迪强;曲艺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40 加工时间:2014-03-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
关键词:三江源生物多样性;C-Plan;不可替代性;贡献率;保护空缺
摘 要:根据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特征,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CP)框架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保护规划软件C -Plan,计算三江源区域内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值及已建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率,评估三江源地区现有保护区的保护贡献,分析分区间主要保护对象的互补性及各区保护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地区现有保护区的保护空缺.贡献率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现有的2个最重要的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包含6个区域)基本涵盖本研究确定的所有保护对象,已经达到保护目标的保护对象占其总数量的80%;不可替代性高的区域与现有保护区核心区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吻合,其贡献率达到61.20%,核心区+缓冲区贡献率为77.57%,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总贡献率达到91.20%;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及兰江源自然保护区6大区域内核心区间的互补性较高,说明核心区区域的划分较为合理,主要保护对象类型区分较为明显.空缺分析显示:在三江源地区现有保护区体系下,还有8.80%的保护目标没有实现,未达到保护目标的保护对象占保护对象总数的20%,其中包括生态系统类型1种,动植物物种7种,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湖泊、冰川雪山及高寒草甸区,约改-巴干高寒草原区,泽库-河南高寒灌丛草甸区与隆宝-拉秀森林灌丛区等4个区域.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