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资本市场还需深化改革

加工时间:2022-03-10 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词:对外开放;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摘 要:
内 容:

  20年的入世“成绩单",既是对过去的圆满总结,也是新一轮的开始。下一步,中国还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

  

  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今,中国资本市场走过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二十年。

  入世以来,伴随外资股比限制放开,外资持续加快在华展业步伐;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沪伦通机制稳定运行,还积极推进GDR(全球存托凭证)和CDR(中国存托凭证)的发展;随着相继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指数,中国A股未来纳入权重比例还将不断提升……

  开放与合作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繁荣的根本动力,中国正在对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全面部署。未来,中国将加大金融业开放水平,深化外资入华机制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同时,资本市场也将迎来大发展,持续重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突出数字化、建好生态圈。

  外资展业提速

  自1995年允许外资资本进入中国证券业后,监管对其持股比例的限制不断放松。2020年,中国证监会提前全面放开了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伴随限制放开,外资加快在华展业步伐。目前,摩根大通、瑞银证券、高盛高华、富达等10余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证券业坚定走对外开放道路,可以有效促进证券业的充分竞争,促使国内金融机构提升展业能力,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并引导行业高阶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进一步分析称,这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决心,增强外资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特别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外国企业请进来。

  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0年,中国实现了从经济开放到金融开放的历程,外资加速进入中国,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与全球经济金融联系,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化的中心节点之一。另一方面,外资为中国经济金融环境创造“鲶鱼效应",大幅加快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投资、定价体系更加健康。

  此外,在李美岑看来,伴随着外资大举布局中国,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香饽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

  互联互通深化

  作为高度创新之举,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近年来,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沪伦通机制稳定运行,中日ETF互通产品运行顺利,深港和沪港ETF互通产品正式推出。

  李美岑分析称,从体量上来看,当前陆股通持股总计已达到2.5万亿人民币,港股通持股总市值达2.2万亿港币,陆股通超越QFII/RQFII成为全球资本进入A股的主要渠道,北上资金已成为A股与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影响力相当的机构投资者。从制度上来看,沪深股通不断放开额度和持股比例上限,扩大投资范围和标的,整体机制改革愈发市场化,让中国市场成为众多海外投资者青睐、信任的全球化市场。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定支持资本的国际流动。汤哲辉表示,在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方面,除了目前的沪深港通,我国还积极推进GDR(全球存托凭证)和CDR(中国存托凭证)的发展。CDR服务海外上市公司,尤其是中概股的回归,以及在选择第二上市地的时候,可以通过CDR的方式,回到上交所、深交所上市。GDR可以推动中国优质企业去海外交易所发行,能拓宽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渠道,为中国上市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

  GDR目前的成功案例,包括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GDR。在CDR方面,科创板已有先行先试,成功案例包括九号有限公司等企业的IPO。

  2022年2月11日,证监会修订了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的监管规定,拓展了参与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境内外证券交易所的范围。境内方面,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拓展至深圳证券交易所,符合条件的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可申请到证监会认可的境外市场发行全球存托凭证。

  境外方面,从英国拓展至瑞士、德国市场。中国证监会目前正与英国、瑞士、德国证券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合作,以确保存托凭证业务顺利开展。汤哲辉指出,“这一系列成功改革,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促进资本的国际流动、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指数扩容

  入世以来,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的规模、比例逐步提升。2018年6月,A股正式“入摩"(MSCI,明晟指数公司),随之纳入因子比例多次提升,由最初的2.5%到5%,再到后续的10%、15%、20%。2019年,富时罗素公司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系列指数;标普道琼斯指数(S&P DJI)纳入A股的决定首次生效,纳入因子25%。

  至此,国际三大指数公司均已向A股伸来橄榄枝。李美岑认为,目前A股已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指数,随着中国市场改革步伐加快,未来纳入权重比例还将不断提升。每当A股纳入知名指数的权重提高,都将吸引全球被动配置资金大幅流入,因此值得投资者关注。当前A股已是全球新兴市场中影响力较大的市场,A股所具有的投资机会、容纳资金的体量都将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如今中国不论是经济体量,还是贸易地位等方面在国际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汤哲辉说,随着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的取消,以及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跨境理财通等打开,外资进入A股的渠道在不断扩大。A股的交易渠道、交易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对于国际知名指数近两年纷纷提高A股的纳入权重比例,境内外投资者均将迎来利好。

  对此,汤哲辉指出,一方面,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国际化会使市场的波动性下降,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参与度将增加,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A股会呈现更加机构化的特征,同时本土市场和欧美市场的相关性也会有所上升。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微观投资者结构改善,A股的投资风格逐步理性化和长期价值化。

  另一方面,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吸引更多国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提高全球资产的A股配置比例。境外投资者得以更方便、更直观地了解并投资于中国的优质企业。

  开放水平提升

  20年的入世“成绩单",既是对过去的圆满总结,也是新一轮的开始。下一步,中国还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

  李美岑表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十分明确:一是除了金融市场开放,还将加大金融业开放水平,实行负面清单,鼓励更多金融企业来华开展业务,吸引全球金融人才,助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水平提升;二是深化外资入华机制改革,拓宽投资范围和标的,完善交易制度,加快与全球市场接轨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三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治理,发挥中国应有的作用,保证中国金融开放更加有序、稳健。

  开放与合作是全球资本市场繁荣的根本动力。汤哲辉表示,中国正在对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全面部署,资本市场要抓住大趋势,实现大发展:

  一是重视ESG理念。国际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和ESG考虑因素的重视是资本市场大趋势,这会长期地影响标的市场定价。中国资本市场要配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推动资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打造资本市场的绿色竞争力。

  二是突出数字化。技术进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变革力度。包括交易所的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是支持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基础设施。

  三是建好生态圈。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境外机构和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构筑良好的资本生态圈。我们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秉持市场化原则,发挥专业精神,参与各方要坚持“四个敬畏"、形成“一个合力",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和便利的服务。

  张力 摄

  20年的入世“成绩单",既是对过去的圆满总结,也是新一轮的开始。下一步,中国还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

  

  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今,中国资本市场走过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二十年。

  入世以来,伴随外资股比限制放开,外资持续加快在华展业步伐;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沪伦通机制稳定运行,还积极推进GDR(全球存托凭证)和CDR(中国存托凭证)的发展;随着相继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指数,中国A股未来纳入权重比例还将不断提升……

  开放与合作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繁荣的根本动力,中国正在对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全面部署。未来,中国将加大金融业开放水平,深化外资入华机制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同时,资本市场也将迎来大发展,持续重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突出数字化、建好生态圈。

  外资展业提速

  自1995年允许外资资本进入中国证券业后,监管对其持股比例的限制不断放松。2020年,中国证监会提前全面放开了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伴随限制放开,外资加快在华展业步伐。目前,摩根大通、瑞银证券、高盛高华、富达等10余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证券业坚定走对外开放道路,可以有效促进证券业的充分竞争,促使国内金融机构提升展业能力,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并引导行业高阶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进一步分析称,这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决心,增强外资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特别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外国企业请进来。

  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0年,中国实现了从经济开放到金融开放的历程,外资加速进入中国,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与全球经济金融联系,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化的中心节点之一。另一方面,外资为中国经济金融环境创造“鲶鱼效应",大幅加快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投资、定价体系更加健康。

  此外,在李美岑看来,伴随着外资大举布局中国,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香饽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

  互联互通深化

  作为高度创新之举,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近年来,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沪伦通机制稳定运行,中日ETF互通产品运行顺利,深港和沪港ETF互通产品正式推出。

  李美岑分析称,从体量上来看,当前陆股通持股总计已达到2.5万亿人民币,港股通持股总市值达2.2万亿港币,陆股通超越QFII/RQFII成为全球资本进入A股的主要渠道,北上资金已成为A股与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影响力相当的机构投资者。从制度上来看,沪深股通不断放开额度和持股比例上限,扩大投资范围和标的,整体机制改革愈发市场化,让中国市场成为众多海外投资者青睐、信任的全球化市场。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定支持资本的国际流动。汤哲辉表示,在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方面,除了目前的沪深港通,我国还积极推进GDR(全球存托凭证)和CDR(中国存托凭证)的发展。CDR服务海外上市公司,尤其是中概股的回归,以及在选择第二上市地的时候,可以通过CDR的方式,回到上交所、深交所上市。GDR可以推动中国优质企业去海外交易所发行,能拓宽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渠道,为中国上市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

  GDR目前的成功案例,包括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GDR。在CDR方面,科创板已有先行先试,成功案例包括九号有限公司等企业的IPO。

  2022年2月11日,证监会修订了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的监管规定,拓展了参与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境内外证券交易所的范围。境内方面,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拓展至深圳证券交易所,符合条件的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可申请到证监会认可的境外市场发行全球存托凭证。

  境外方面,从英国拓展至瑞士、德国市场。中国证监会目前正与英国、瑞士、德国证券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合作,以确保存托凭证业务顺利开展。汤哲辉指出,“这一系列成功改革,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促进资本的国际流动、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指数扩容

  入世以来,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的规模、比例逐步提升。2018年6月,A股正式“入摩"(MSCI,明晟指数公司),随之纳入因子比例多次提升,由最初的2.5%到5%,再到后续的10%、15%、20%。2019年,富时罗素公司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系列指数;标普道琼斯指数(S&P DJI)纳入A股的决定首次生效,纳入因子25%。

  至此,国际三大指数公司均已向A股伸来橄榄枝。李美岑认为,目前A股已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指数,随着中国市场改革步伐加快,未来纳入权重比例还将不断提升。每当A股纳入知名指数的权重提高,都将吸引全球被动配置资金大幅流入,因此值得投资者关注。当前A股已是全球新兴市场中影响力较大的市场,A股所具有的投资机会、容纳资金的体量都将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如今中国不论是经济体量,还是贸易地位等方面在国际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汤哲辉说,随着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的取消,以及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跨境理财通等打开,外资进入A股的渠道在不断扩大。A股的交易渠道、交易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对于国际知名指数近两年纷纷提高A股的纳入权重比例,境内外投资者均将迎来利好。

  对此,汤哲辉指出,一方面,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国际化会使市场的波动性下降,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参与度将增加,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A股会呈现更加机构化的特征,同时本土市场和欧美市场的相关性也会有所上升。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微观投资者结构改善,A股的投资风格逐步理性化和长期价值化。

  另一方面,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吸引更多国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提高全球资产的A股配置比例。境外投资者得以更方便、更直观地了解并投资于中国的优质企业。

  开放水平提升

  20年的入世“成绩单",既是对过去的圆满总结,也是新一轮的开始。下一步,中国还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

  李美岑表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十分明确:一是除了金融市场开放,还将加大金融业开放水平,实行负面清单,鼓励更多金融企业来华开展业务,吸引全球金融人才,助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水平提升;二是深化外资入华机制改革,拓宽投资范围和标的,完善交易制度,加快与全球市场接轨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三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治理,发挥中国应有的作用,保证中国金融开放更加有序、稳健。

  开放与合作是全球资本市场繁荣的根本动力。汤哲辉表示,中国正在对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全面部署,资本市场要抓住大趋势,实现大发展:

  一是重视ESG理念。国际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和ESG考虑因素的重视是资本市场大趋势,这会长期地影响标的市场定价。中国资本市场要配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推动资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打造资本市场的绿色竞争力。

  二是突出数字化。技术进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变革力度。包括交易所的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是支持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基础设施。

  三是建好生态圈。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境外机构和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构筑良好的资本生态圈。我们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秉持市场化原则,发挥专业精神,参与各方要坚持“四个敬畏"、形成“一个合力",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和便利的服务。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