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网络外卖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
作者:张健;王大虎;罗健梅;刘俊华;林晓华;吴新伟;
加工时间:2022-08-09
信息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关键词:网络外卖食品;卫生状况;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微生物污染;监测;分析
摘 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网络外卖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 根据广州市人口分布情况、地域分布等因素,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1个区网络外卖食品进行监测,共计采集2 361份食品样品。所有样品均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5种致病菌,依据《广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进行。使用R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19年连续3年的监测,在2 361份网络外卖食品中有306份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12.96%。其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11.27%),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1%)、单增李斯特菌(0.47%)、沙门菌(0.17%),这4种致病菌每年均有检出。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株中61.29%检出带有肠毒素,增加了潜在的食源性中毒风险;而沙门菌的阳性株分属4个血清型,呈分散性污染。根据统计分析,3年致病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7年最高(14.84%),2019年最低(8.99%),总体夏秋季致病菌检出率高于冬春季。结论 广州市部分网络外卖食品存在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应继续扩大并加强对外卖食品的专项检验和监督管理。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hbstl.hbstd.gov.cn/webs/homepage.jsp)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