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1 篇
478084 篇
16320 篇
11773 篇
3942 篇
6548 篇
1254 篇
75673 篇
37947 篇
12175 篇
1667 篇
2870 篇
3423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保卫蓝天可能使农村地区成为最大的“牺牲者"
“可真是够贵的"、“舍不得烧",这是媒体近日在北京周边走访煤改气问题时,听到村民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农村煤改气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环保工程,本意是给农民送去清洁和温暖,可“温暖"背后却是沉重的经济包袱。根据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北京市天然气居民门站价格和非居民门站价格实现并轨。北京市发改委规定自2018年7月10日起,居民用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35元,第一阶梯由2.28元上调至2.63元,第二阶梯由2.5元上调到2.85元。虽然补贴也相应提高了0.35元,但补贴气量最高仍维持在820立方米,而居民采暖季用气量远不止于此,这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煤改气用户的用气成本。实际上,相关媒体了解到,只有被列入国家项目库的煤改气村庄才有可能获得补贴,但即便有补贴,对于有的农户来讲,高昂的采暖费仍是一项沉重负担。有村民表示,“我家以前拉一车煤能烧3年,同样的钱,现在烧气一年就没了,六七千块钱呢。"事实上,农村煤改气不仅用户费用高,企业也是在做“赔钱的买卖"。北京管道能铺设到的地方使用的是管道气,管道去不了的地方就需要一些液化天然气点供站。给一个村庄供气,建点供站投资很大,而用气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户,不管用户多少,都得建那么多设施在那搁着,边际成本很高。政府下了大力气,老百姓却“有意见"“不领情",农村煤改气似乎陷入了“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对此,有声音提出,对目前暂定3年的补贴予以延续,并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高补助,补贴资金可以向当地的城市居民征收,因为城市用能得到了更多财政支持。此外,大力推广适用性创新技术,安邦早前简报所提及过的“燃宵"锅炉技术,就是一种潜在的适用性能源利用创新,它并非是什么高新尖的技术,但具备可观的性价比,可应用于这一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