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以人民币国际化支撑“一带一路"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以来,迄今为止进展不小,产生了国际影响力。然而,“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也充满艰辛,客观来看,中国投入了巨额资源,但在经济和政治层面的效果还未完全显现,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国际质疑、债务问题、投资效益、可持续性等等。近期,美国通过贸易摩擦来“打压"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就与其抑制“一带一路"的意图相关。
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一带一路"要实现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修桥铺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对外输出产能和实业投资的产能合作,以人民币“走出去"为目的的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前两类事情有明显进展,但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高层次目标的进展还不显著。在我们看来,以金融为工具,在新一轮全球治理结构调整中,中国应该更主动地谋求与自身实力相当的地位。虽然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国际经济协调能力、贸易政策的自由度及国内经济规则的完善程度方面,与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间还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可以通过贸易结算货币制度改革,通过多边、区域、双边等层面的合作,推进形成全球贸易发展与金融合作的新规则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人民币国际化。
安邦咨询高级合作学者许维鸿表示,以基础设施建设输出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初期合作,旨在为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架桥修路",进而提升所在国家的民生福利,为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打下基础。相对应的,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形式,则以区域开发性金融组织为主要形式,这就是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上,中国总体上是资本输出国家,对外投资周期长,资本安全性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大。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更高层次、或者说更大目标,是在跨境产能合作的投资中,成为国际投资货币,在全球资本定价中拥有重要地位。许维鸿认为,“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不能单纯依靠国有企业和国家外汇储备,民营资本也应成为新的生力军,需要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领域综合服务,需要人民币作为国际投资货币的市场地位。以往全球化的实践证明,跨国产能合作是围绕市场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优化配置,直接融资和现代资本市场的多货币金融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金融基础设施,是中国外汇领域跨境资本流动所面临的新课题,值得中国的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组织细细梳理脉络。
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清晰了,应该从何处着手呢?许维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指望依靠国外金融机构,可从边贸银行创新入手,立足培育属于中国的国际金融品牌。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本质的跃升,一些财经专家一遇到美国发起贸易战,就慌了阵脚、妄自菲薄,悲观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这种看法可能过于悲观。不过,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国也要避免单纯依靠国有金融机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计划经济思维,让更加符合市场原则的混合所有制金融机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体来看,可行的思路是,不妨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结算和金融投资入手,以人民币接受度高的周边国家为切入点,利用民营资本对国际金融的积极性,组建新型的混合所有制“边贸银行"来帮助企业完成跨境融资租赁和保理等业务,培育中国金融“软实力"。将那些大银行嫌小、不愿做的贸易和投资业务,由边贸银行配合区域的外汇结算中心解决。为了更好服务小而细碎的跨境金融,不妨在新疆、东三省以及云贵区域,设立辐射中亚、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的建立下沉的外汇交易结算机构。
此外,我们还建议央行对跨境金融服务的积极参与,并充当汇率风险最后买单人的角色。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从基础设施向产能合作过渡的关键期,央行应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外汇储备,不是为汇兑损失埋单,而是要通过货币互换等金融工具,主动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分散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汇率风险,建立起实体、商业银行、央行构成的汇率风险分散金字塔结构,以此鼓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到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中来,加强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以脱虚入实的方式助力“一带一路"沿线的人民币国际化。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一带一路"处在推进的关键阶段,中国应该确立战略,以人民币国际化来为“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