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全麻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关键词: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机械通气;延迟脱机;危险因素
摘 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全麻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MV)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行全麻手术的口腔颌面多间隙感染患者74例。根据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分为非PMV组(≤2 d)和PMV组(>2 d)。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辅助检查及临床转归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PMV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PMV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2.53±17.74)岁,男46例(62.2%)。术后机械通气中位时间2天,PMV组32例(43.3%)。PMV组较非PMV组的术后新发肺炎率高(P=0.04),住院时间延长(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存在咽旁间隙感染(OR=4.06, 95%CI:1.38~12.04,P=0.01)及术后自主呼吸试验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OR=1.10, 95%CI:1.02~1.18,P=0.01)是PMV的独立危险因素。PMV组前白蛋白显著低于非PMV组(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其对PMV的预测价值较好(AUC=0.772,95%CI:0.602~0.843,P=0.01)。结论:PMV不利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全麻手术患者的预后,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尽早脱机和成功拔管。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