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合成树脂:外需恢复贸易活跃
作者:杨桂英 加工时间:2013-06-03 信息来源:国研网
关键词:合成树脂;外需;贸易
摘 要:
内 容:

据海关统计,2013年一季度五大通用合成树脂进口小幅下降,出口大幅增加。其中,进口量约402万吨,同比减少1.8%;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上扬,涨幅约为3.1%,除PVC外,其他产品进口单价均高于去年同期。一季度合成树脂出口量约43万吨,同比增加34.8%。北美经济的复苏和新兴经济体的稳定发展,拉动了合成树脂需求,社会库存逐渐下降,贸易商对未来形势看好。

聚乙烯进口增幅下滑,由于国内产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国内多数聚烯烃装置不具备原料成本优势,面对中东聚乙烯的冲击,部分装置无奈减产,一季度我国低密度聚乙烯(LDPE)产量同比减少。但随着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和齐鲁石化新建装置产能释放,一季度我国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产量大幅提升,同比增幅分别为9.2%和31.2%。虽然包装业拉动聚乙烯需求稳定增长,但今年农膜行业遭遇倒春寒,聚乙烯消费仅较去年同期增长5.1%,导致一季度聚乙烯进口总量仅为196万吨,同比增幅为3.0%,低于去年同期增幅1.8个百分点。其中LDPE进口39万吨,同比增加3.6%;LLDPE进口56万吨,同比增加2.1%;HDPE进口100万吨,同比增加3.3%。

聚丙烯进口贸易存在结构性差异。近期聚丙烯新增产能较多,2012年下半年大唐集团、抚顺石化和大庆石化新建聚丙烯装置先后投产,13年年初宁波禾园、徐州海天新建聚丙烯装置陆续投产,聚丙烯新增产能156万吨/年,我国聚丙烯自给率得以提升。今年一季度我国聚丙烯进口量123万吨,同比下降0.2%。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共聚聚丙烯的开发和生产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以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为原料的聚丙烯装置多以均聚聚丙烯产品为主,我国聚丙烯产品结构性短缺问题更加显现,一季度共聚聚丙烯进口量约3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8万吨,同比增幅高达30.1%;与此相反,均聚聚丙烯进口量8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约9万吨,同比降幅为9.0%。

PVC出口大幅增加。我国PVC产品多年来供过于求,装置平均开工率呈连续下降趋势,已由2005年的7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60%。房地产行业是拉动PVC需求的主要动力,今年一季度我国房屋竣工面积1.9亿平方米,增长8.9%,增速回落25.1个百分点,导致PVC需求增速放缓。今年一季度我国PVC进口量为28万吨,同比减少14.3%;出口量接近15万吨,同比增加76.5%。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方式占比提高,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占比下降。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有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一般贸易和保税区转储等。对于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执行“不征不退”税收政策,进口企业收取的外汇仅是加工费用。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以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合成树脂呈逐年下降势头,2013年一季度我国以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五大合成树脂占进口总量的比例为5.8%,较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所占比例为48.9%,较上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

中东斋月结束后聚烯烃出口力度将加强,预计从5月下旬开始我国聚烯烃进口将出现一个小增长。预计第三季度进入塑料加工旺季,我国合成树脂需求增加,同时新加坡130万吨/年新建装置产品也将陆续到岸,但武汉乙烯新建装置计划6月底投产,对进口有一定抑制,预计聚烯烃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其他合成树脂进口量会小幅增加。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