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3 篇
12122 篇
1645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8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7月,中国快递市场风起云涌,这次出招的并非EMS或者民营快递,而是DHL、UPS、FedEx、TNT四大国际快递。日前,DHL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科技大会,为未来发展布局;UPS除了拓宽网络外,也瞄准了含金量更高的细分市场;FedEx上线新的口岸操作中心,提升国际快件的运转速度;TNT则将收缩战线,专注于跨国快递。记者通过四大快递进入中国的发展脉络,找出这四家企业的共性与差异。
UPS不见兔子不撒鹰
UPS正搅动中国快递市场。在获得国内快递牌照后,UPS低调开通国内快递服务,并分三批次申请,获准在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西安、昆山、大连、南京等19个城市开展除信件之外的国内快递业务。在多数地区UPS价格低于顺丰速运,其广东省内的首重只有12元/公斤。
和FedEx、TNT一样,UPS在2004年结束了与中外运的联姻,以1亿美元的代价,在WTO允许外商独资进入快递运输业的时间节点前,换得23个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直接掌控权。
听来有些不可思议,早在1988年就进入中国的UPS,常年来只经营起点或者终点在中国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面对高速增长的国内快递市场一直在“隔岸观火”。虽然也曾数次传出UPS收购国内快递公司的传闻,并曾短期试水国内快递业务,但最终都无果。这家国际快递巨头面对国内快递市场这块拼图,多年来流露出“举棋不定”的矛盾心态。
但纵观UPS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这种“举棋不定”的背后,更像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据业内人士介绍,UPS为了使国际化稳健发展,深耕美国70余载而不为外在机会所动,待国内业务稳定,业务模式摸索得相对成熟后,国际化一出手就出尽风头。而收购TNT更是“十年坚持,感动天地”,这次虽然功败垂成,未获得欧盟通过,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后续一定还有下文。
在业内人士人士眼中,UPS对中国市场的野心不会只在这19个城市。有消息称,明年将是UPS的重大扩张年,其会申请再度扩大配送范围。这一切都是为了切入中国的主要快递业务。UPS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面向包括医疗保健、高科技、电商和零售行业等市场,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FedEx坚守国内快递市场
日前,作为FedEx在中国区设立的第一个国际货物口岸操作中心,北京口岸操作中心正式上线。这家在世界上被称为“航空快递巨人”的企业早已处于打“飞的”送快递的阶段。FedEx在广州亚太区转运中心拥有自己的控制塔和停机坪,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拥有自己的控制塔、不通过机场安排起降的公司。
在中国,从1984年进入中国起FedEx频繁更换合作对象,先后与中外运、大通国际、大田集团合作。在允许外商独资进入快递运输业后,FedEx以4亿美元现金收购了与大田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股份,并将大田集团的快递业务揽入囊中,正式迈出独资步伐。
其后,FedEx获得大田原有的快递网络,并开展自营国内快递业务。不过,其在金融危机期间的降价行为引起很大争议。2008年底,FedEx突然收到了国家邮政局所辖两地方分局开出的两张罚单,原因是无权经营信件快递业务。业内人士都对罚单背后的敲山震虎之意心照不宣。
但与DHL不同,FedEx选择坚守国内快递市场。2012年6月,FedEx获得国内快递运营牌照,终于拨开云雾见晴天。这几年的坚持运作,也让FedEx更加了解中国市场,并提早融入电商领域。目前,不少销售创意花卉、高端服装的电商卖家已经开始采用FedEx进行配送,FedEx配送范围不到的地方才会选用顺丰,对于这些卖家而言,FedEx除了高端、洋气、上档次外,在时效以及快件安全方面有更多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FedEx并未停止国际快递发展的步伐。继在浦东国际机场斥资1亿多美元建设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后,新上线的北京口岸操作中心目前每周进出港的航班次数达14班,并和FedEx遍及全球的航空运输网络相连。据FedEx中国区国际快递业务副总裁钟国仪介绍,北京口岸操作中心和韩国仁川连接,经美国安克雷奇,连接美国以及全球网络。在亚洲,则是通过位于广州的亚太区转运中心,连接“亚洲一日达”网络中的22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