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官井洋大黄鱼夏季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
作者:徐佳奕;陈佳杰;田丰歌;徐兆礼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厦门大学海洋学系,福建厦门3610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关键词:大黄鱼;官井洋;食物组成;摄食习性
摘 要:2010年6月在福建省官井洋海域收集579尾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标本进行胃含物分析,同步采集取样点附近水域浮游动物及张网样品,比较大黄鱼胃含物种类与水域中生物种类组成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大黄鱼食物种类共32种,种类广泛.大黄鱼主要摄食十足类(相对重要性指标百分比%IRI=49.14%)、鱼类(%IRI=20.47%)、磷虾类(%IRI=18.31%)和糠虾类(%IRI=2.34%),具有以游泳动物、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对象的肉食性摄食习性.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相对重要性指标IRI=976.10,%IRI=35.38%)和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IRI=505.27,%IRI=18.31%)为大黄鱼食物组成中最重要的食物种类.海区中,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占所有浮游动物总丰度的45.03%,主要优势种为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优势度Y=0.14)、双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bipinnata,Y=0.09)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Y=0.06);张网渔获物共鉴定91种,主要为细螯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银鲳(Pampus argenteus)和棱鮻(Liza carinatus).研究表明,大黄鱼对食物种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喜好追逐捕食海区中的小型虾类和仔、稚、幼鱼以及体型相对较大的浮游动物磷虾类和糠虾类.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