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瑞马唑仑;机械通气;脓毒症;镇静;炎症应激反应
摘 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在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投币法将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瑞马唑仑组(n=27)、咪达唑仑组(n=27)和右美托咪组(n=26)。比较3组患者的镇静效果(RASS评分、浅镇静达标时间、浅镇静达标率),记录3组给药前、给药后即刻、给药后1 h和给药后6 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以及给药前、给药后24 h和给药后72 h的炎性应激反应(白介素-1、白介素-6、皮质醇)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浅镇静达标时间及浅镇静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马唑仑组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及浅镇静达标时间最低,浅镇静达标率最高,右美托咪定次之。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在给药后1 h、6 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给药前(P<0.05);且在给药6 h时,瑞马唑仑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24 h、72 h的白介素-1、白介素-6、皮质醇水平均高于给药前(P<0.05),但给药后72 h均低于给药后24 h。3组患者在给药后24 h、72 h的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马唑仑组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3组患者在给药后72 h的白介素-1、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瑞马唑仑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3组患者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瑞马唑仑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最低,且呼吸抑制发生率仅次于右美托咪定组;瑞马唑仑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最低,但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相比,瑞马唑仑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具有浅镇静起效更快、达标率更高、稳定血流动力学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的优势,但与右美托咪定的抗炎效果一致,均优于咪达唑仑。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