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表面微相分离;氢键;表面张力
摘 要:将N-(2-羟基-1-羟甲基-1-甲基-乙基)-2-(2,2,3,3,4,4,5,5,6,6,7,7,8,8,8-全氟辛氧基)-乙酰胺(HPFOAD)作为扩链剂引入到聚己内酯聚氨酯的硬段上,制备出一系列带有氟烷基侧链的聚氨酯材料(FP-CLU-s),并对这些含氟聚氨酯材料的表面相结构及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表明连接在硬段上的含氟侧链促进了聚氨酯表面软硬段的微相分离.原子力显微镜(AFM)表明,随着含氟基团的引入,聚氨酯的表面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极大地降低了聚氨酯的表面粗糙度(RMS).静态水/二碘甲烷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计算的结果表明含氟侧链倾向于向材料表面富集,将氟碳链端的-CF3基团充分暴露出来,这是导致侧链含氟聚氨酯优异表面性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