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移动出行市场开始从出租车打车市场向出行各个领域快速渗透,包括专车、拼车等,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渗透速度。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达到2.11亿人,2015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将达2.69亿人,同比增长为27.5%。同时,2014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2015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50亿元,增长率为40.9%。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目前中国车联网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市场生态暂未成形。随着4G的发展与互联网企业的积极参与,车联网在中国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15年1-6月,中国移动打车应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用户叫车频率在每周三次或以上的占比为22.4%;每周1-2次的用户占比为19.9%。此外,在中国手机网民对于移动出行应用的满意度方面,54.7%的用户认为当前移动打车应用整体表现良好,但仍有提升空间。而认为移动出行体验很差的用户,占比仅为0.7%。2015年,中国移动拼车用户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通勤以及即时出行,两者分别占比36.5%和29.8%。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由于移动拼车的特性,当前用户最主要的使用场景为如上下班通勤等相对固定的线路。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使用车联网产品考虑因素分布方面,82.8%的中国手机网民认为,在使用车联网产品后比较关注车辆安全问题。艾媒咨询分析认为,车联网技术根本在于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出行辅助,其中安全出行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艾媒分析师认为,车联网产业链包括软件提供商、移动智能设备提供商、系统提供商、还有切入车联网市场的互联网厂商。目前市场仍处于初始阶段、各厂商大部分处于产品创新期。包括高德、安吉星、嘀嘀虎等车联网企业,均开始利用“互联网+"的契机,不断加强业界的合作,以及跨界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