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天然气生产国陆续扩产或冲击全球市场格局
伴随著全球天然气供应趋于相对宽松,世界天然气市场的短期供需格局已经从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而一些天然气生产国大幅提高天然气产能,或将进一步冲击到原有的市场格局。
当地时间2月25日,卡达能源事务国务大臣、卡达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萨阿德·卡比宣布,卡达北方天然气田将继续扩产,预计将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每年再增加16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产量。
卡达是全球天然气市场中主要的生产商和出口商之一,新增加的产能将达到卡达北方气田目前八成以上的供应量,提升卡达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的份额。而卡达北方气田毗邻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两者组成的天然气田是全球迄今为止已披露的世界最大天然气田。此外,卡达的天然气生产成本低,气田距离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天然气进口国比其他天然气生产国如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要近一些。
萨阿德·卡比表示,预计新的天然气扩产专案将在2030年前完工,届时卡达的液化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1.42亿吨。他说,虽然眼下国际天然气价格走低,但从长期看,卡达依旧看好天然气市场,尤其是欧洲和亚洲市场。
欧洲和亚洲国家是传统的天然气进口大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价格受到天然气生产国出口量的影响。2022年,俄罗斯暂停对欧洲出口天然气,国际天然气市场的价格曾经一度快速飙升,并引发全球主要天然气进口国的供给不足,其中欧洲国家面临的冲击尤为严峻。此后几年里,欧洲各国纷纷寻求新的气源地,世界主要天然气生产国之一美国成为欧洲国家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
而具备先天竞争优势的卡达出台的扩产计画,无疑会影响到既有市场格局。不久前,受到美国暂停液化天然气(LNG)新出口专案审批消息影响,欧洲企业已经开始签署一些锁定液化天然气供应的长期合同,其中包括与卡达企业签订的持续到2052年的合同。
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已经悄然生变,曾经一度高歌猛进的天然气价格在今年踩了一脚刹车。入冬以来,取暖季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对天然气价格起到快速拉动作用,全球天然气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短期内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已经显现,有分析认为,欧洲天然气的供应危机在去年冬季得到有效缓解,是导致去年冬天然气价格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国际天然气价格近期持续低位运行,不少天然气生产国依然披露了雄心勃勃的扩产计画。
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球的16.9%和19.8%。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资料,2023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达到76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天然气出口量达到20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发展LNG项目,目前已有萨哈林-2、亚玛律LNG、北极LNG-2等三个LNG项目投产,预计到2035年,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产量将达到1亿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
2023年12月,澳大利亚的两家天然气公司伍德赛德能源(WoodsideEnergy)和桑托斯(Santos)传出合并的消息,合并后的实体将把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液化天然气产业统一整合,打造液化天然气(LNG)行业的领先企业。
几个主要天然气生产国不约而同扩产,都是基于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增长25%,亚洲地区的天然气需求将增长40%。
上述资讯表明,对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最大国家的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在新的变局中抢占先机。
虽然最近几年中国的石油企业纷纷加大增储上产力度,国内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但与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速相比,进口天然气依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扮演重要角色。过去几年里,中国正在大力加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比如与卡达签订长期稳定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协议,并在管道气之外,增加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中国借著当下国际天然气价格处在相对低位的阶段,稳步扩展长期稳定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将有利于保障国内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