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华中地区4座不同类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作者:吕光俊;熊邦喜;陈朋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关键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生物指数;群落结构;时空变化;水库
摘 要:2006-2008年对湖北境内4座水库的大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4座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15种,从组成来看,均属于硅藻-绿藻型,蓝藻含量居第3位.蓝藻主要分布在1倍透明度(SD)以上的水层,硅藻主要分布在1SD~2SD之间水层,其余各 门藻类基本上集中分布在2SD以上水层,绿藻门中的栅藻(Scenedesmus),裸藻门中囊裸藻(Trachelomonas)则广泛分布于深水层中.不同水层的浮游植物密度差异很大,表层与底层的差异可达2倍以上.各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金沙河123.2× 104 cells.L-1,1.283 mg·L-1:道观河258.6x 104 cells·L-1,3.335 mg·L-1;徐家河210.5× 104cells.L-1,2.740 mg·L-1;桃园河221.3× 104 cells·L-1,3.088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水层分布除道观河为表层>SD>2SD>3SD>底层,其余3座水库均为SD>表层>2SD>3SD>底层.从水库之间来看,金沙河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与其他3座水库各指数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道观河、徐家河、桃园河两两之间差异不明显.TN与浮游植物呈负相关,而TP与浮游植物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水体的营养水平不同是4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为水库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水库环境保护与水质评价等相关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