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3 篇
12122 篇
1645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8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聚焦冶金技术装备国产化再谋新篇
11月12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下称设备分会)主办,泰尔重工、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冶金报社协办的设备分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于福建厦门召开。
钢协副会长骆铁军做了题为《创新前行 合作共赢》的讲话;设备分会会长,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贾国生做了工作报告。钢协副秘书长、设备分会常务副会长王颖生;钢协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河钢邯钢、包钢钢联、中国一重、泰尔重工、沈鼓、阜新金昊等7家单位的领导围绕设备备件国产化、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热点话题做了专题报告。王颖生和设备分会秘书长成巨海、副秘书长李先武分别主持了会议。
骆铁军在讲话中指出,前三季度,钢铁行业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呈现出“高产量、高需求、高成本、有效益"的特点。他认为,钢铁行业与技术装备行业互相依赖、相互支撑。钢铁行业举世瞩目的成就是通过一台台轧机和一条条产线等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和不断进步而取得的,而巨大的钢铁规模也为相关技术和装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骆铁军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以及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积极推进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改造和智能制造等工作,将给技术装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不过,他特别强调,钢铁企业在进口设备和备件国产化、替代进口,以及绿色、智能发展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是装备制造企业应当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短板问题。最后,他还从品牌建设、创新分会专业组织形式、加强与科研院校融合等方面对设备分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贾国生在报告中介绍了过去6年设备分会开展的主要工作,会员企业在设备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分会今后的重点工作。报告提出,设备分会先后组织了8次对标工作会议,2019年平均吨钢修理费为104.77元,同比下降了7.04%。钢铁企业在装备国产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降低了行业设备采购成本,提高了行业设备管理运行水平。今后,设备分会将重点做好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继续推进设备智能运行维护系统建设、开展设备运行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对标工作、推动行业企业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和关键设备备件联储工作、将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作为冶金装备发展的两大主题、开展各专业组工作、加强分会建设等10项重点工作。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设备分会二届一次理事会议,进行了换届选举,并表决通过新会员议案。李先武还做了设备分会2020年度会费收支情况及2021年度会费支出预算报告。
11月12日下午召开了部分企业领导座谈会,骆铁军、王颖生、贾国生出席,中国冶金报社社长助理、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晓莉与会。会上,宝钢、沙钢、建龙等钢企和中国一重、泰尔重工、大峘集团等设备制造商领导介绍了各自企业基本情况,并就技术装备国产化难题、供需协同以及未来工作重点等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钢铁企业与技术装备企业应继续携手同行,强化沟通,争取在冶金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再谋新篇。
据悉,此次会议共有来自设备分会及会员企业、各钢企设备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媒体等方面的有关代表32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