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3 篇
12122 篇
1645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8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在很多服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里,设计总监的角色大多是老板自己担任。虽然他们不是设计出身,但他们对潮流的敏锐嗅觉有时都会让设计师佩服。今天某明星走红毯时穿的漂亮衣服,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专业市场里,而这些衣服经常是大受欢迎。
潮流追随者
“专业市场对潮流趋势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这里面的商户不一定是学设计出身,但他们通过看秀场、买杂志等方式,练就了非常好的国际视野,将搜集的国际素材通过自己对专业市场的分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变。”上海睫坤(J.Queen)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谢家齐说。
身为设计师的谢家齐,2012年下半年创立了品牌“女皇衣橱”,落户于杭派精品女装市场。“市场商户对市场的把握更多,对设计的反应很快,甚至超过了很多设计师。但是,专业设计师看到好的作品,会去吸取其中一些设计精华,比如颜色、图案等,然后再做自己的一个设计,会有一个延伸,专业市场里的商户模仿的可能更多些。”大半年的经营令他感慨万千。
在设计领域里,不是作品卖得好就行了,而是更重视设计水平。在专业市场里,则一定是以市场为第一导向。这正是问题所在。
缺失设计DNA
麻莉平是女装品牌“嫣然秀坊”的江苏省总代理,作为成长型品牌,设计问题着实困扰着她。她觉得,专业市场中的品牌最欠缺的就是传承性的、连贯性的品牌产品风格。很多商户追求的所谓设计基本上还是随波逐流比较多,观察国际国内潮流之后,模仿的成分仍然比较大,这样来看市场内的品牌风格往往随着时下潮流变化很大。
“品牌企业做得最好的就是能够给品牌摸索出一个稳定的设计DNA,并且把这个DNA传递下去。品牌有一个稳定的自身风格,才能够让消费者记住,才能进一步谈理念、谈文化。”麻莉平说。
对此,邑秀(香港)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敏杰深有同感。“同质化现象太严重,女装品牌淘汰率很高。很多品牌一两年之内就开了很多店,但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市场淘汰了,主要原因就在于品牌没有明确的风格,在竞争中不能一直保持优势。”
随波逐流的设计风气影响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发展。如果市场内自主品牌遭遇假冒、贴牌等干扰时,市场管理者又不能及时提供保护,那么,这些本是市场最珍惜的优秀自主品牌就可能被“吓跑”,可想而知,这会对专业市场的整体提升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需求决定设计?
在诸多中小企业的设计成本中,人员出行、培训费用,以及购买国际潮流资讯、订阅大量国内外时尚杂志费用,正是开销重点。设计师薪酬、研发设备等在企业的所有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却很低,几乎是九牛一毛。
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还是说,需要引导商户站在品牌运作的角度去运用设计?
只能说,这是场博弈。作为最早研究设计与产业对接的咨询服务机构,中纺设计中心总经理于敏静认为,作为一个商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那么一定是市场要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对于产业而言,就需要在运用设计时能使产业水平有一定的提升。
于敏静举了个例子,在三四线城市,有些衣服土土的,却卖得很好,加入过多的设计元素,反倒可能销售不佳。一方面,这是由于大众的审美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批发商没有真正把设计或是对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到一个层面。“对此一定要进行突破,否则产品就会同质化,这是个挺可怕的事情。但是,又有很多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设计研发,尤其是在专业市场里,大家对此颇为赞同。”于敏静说。
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商户已经开始意识到加强原创设计的重要性。常熟市伊丽佳人成衣厂总经理朱炳康认为,好的设计应该符合两点,一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短期效益,二是能够帮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然而,中国设计师模仿、采集、合并的能力普遍很强,但是原创水平比较弱。打造一个能让消费者记住的独特风格,国内很多成熟品牌都还没有实现,对于中小品牌来说,就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