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作者:沈莹;古力皮亚木·艾海提;马荣;何春;任燕;
加工时间:2022-08-09
信息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关键词: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危险因素;;预防对策
摘 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2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撤机失败将患儿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探讨预防对策。结果:256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中,有29例发生撤机失败,撤机失败率为11.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在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产伤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脏器功能损害、肺部感染、败血症、营养支持、撤机时血氧分压(PO_2)、撤机时心率、撤机时二氧化碳分压(PCO_2)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撤机时PO_2偏低、撤机时心率较高、撤机时PCO_2较高、多脏器功能损害、无营养支持、伴有肺部感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胎龄<37周是导致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并在撤机前进行充分评估以减少撤机失败率。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hbstl.hbstd.gov.cn/webs/homepage.jsp)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