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产品争优 开发先行
加工时间:2013-08-06 信息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品开发;学术研究;技术;化纤长丝
摘 要:
内 容:

7月7日,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主办、岜山集团协办的第二届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全国化纤长丝面料产品开发年会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淄博市副市长许建国,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新光,淄博市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赵鹏,岜山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启玉,中国化纤协会首席技术顾问叶永茂,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加毅等领导、高校专家、企业代表等约1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加毅和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秘书长廖梦虎主持。

许建国、刘新光、孙启玉作为当地政府嘉宾和东道主,在年会致词上表达了对本次年会的祝贺;徐文英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拓展化纤长丝织物发展空间》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当前纺织工业整体经济运行的状况以及化纤长丝织造行业产品开发的情况;姚穆、叶永茂等行业内专家也为与会代表带来了有关化纤长丝织物开发方面的主题演讲;浙江华欣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严忠伟、江苏斯尔克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王振功等企业代表,则分享了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心得。

据了解,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在本届产品开发年会上按仿真、防寒服、运动休闲、家纺、新型功能和其他类6个类别,授予浙江元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复合丝四面弹等中国化纤长丝面料名优精品金奖51个,中国化纤长丝面料名优精品奖66个,中国化纤长丝面料名优精品入围奖35个。同时,还授予盛虹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台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2篇论文为长丝面料产品开发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以及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

行业层面 产品开发拓行业发展空间

徐文英在作主题报告时指出,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行业呈现出下行态势,尤其是4月以来,下行态势越发明显,主要表现为电力、煤炭消费量下降,资金困难。

他介绍说:“这也导致我国的纺织产业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生产增速下降,今年1-5月,纺织工业主要产品生产下降或者增速放缓已成事实,服装行业出现负增长,影响了对面料以及化纤的需求;二是出口形势好转,1-4月,纺织出口额为825.3亿美元,增长了16.24%;由于去年同期的纺织出口增长率基数较低,今年实际增长只有115亿元,但增长形势稳定;三是投资全面回升,1-5月,纺织工业总投资2133亿元,增长15.58%,增速比去年下降2.3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减少,这与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关;四是经济效益下滑,1-4月,纺织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销售18500亿元,利润为845.6亿元,化纤长丝织造及长丝织物染整行业利润减少了9个百分点,行业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困难加剧。”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还是在创新驱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长丝织物的产品开发优势越发明显,对于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许多企业都组建了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有的跟高等院校合作,有的则通过参评流行面料提升产品档次,与此同时,行业内一些优秀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推销自己的品牌。

徐文英指出,我国长丝织物虽然在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具体到细节,即技术装备有待提升,产品创新研发实力有待加强,产品结构有待调整,产业技术有待规范。从行业角度来说,也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比如要加强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引导;搞好标准化建设,推进技术进步;继续加大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将品牌建设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以此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徐文英强调道。

学术层面 踏实做好化纤长丝研究工作

化纤长丝产品的开发,离不开行业专家和高校在专业理论上的研究与配合。会上,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书记兼副院长祝成炎、苏州大学副教授眭建华,分别从织物组织的CAD设计与差别化纤维在交织产品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令与会者受益匪浅。

叶永茂表示,面对目前国内外产业经济不景气所导致的严峻竞争,包括化纤和长丝织造在内的国内纺织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缓解棉花等天然纤维的不足,行业企业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强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同时,也应根据本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加速行业结构、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推进行业的创新发展。

“我建议,新产品的研发要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将高度和广度相结合,特别要把附加值高、难度大、应用广的高档进口仿真面料,作为行业重点攻关的首选目标。当然,也要重视复合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重视各类技术产品,全球化信息的收集,梳理行业,科学营销。”叶永茂说。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纺织品设计与产业经济系教授

企业层面 精品技术为产品研发开道

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行业转型升级的神经。在本届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化纤长丝织造企业的代表们,就分享了他们在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与心得。

浙江华欣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严忠伟表示,多年来,华欣一直专注于环保多色系纺织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研发方面的大手笔投入,让华欣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回报。其研发的高吸湿彩色仿棉涤纶长丝,具有吸湿快干、易去污,面料柔顺、亲肤性好、健康舒适等特点,且这种纤维产品可以常压染色、属于易染产品,它的物性指标赫尔后道加工性能与常规的聚酯涤纶纤维相当,可以被广泛地用在训练服、内衣、T恤、袜子等中高档针织品的生产应用当中。

“对于华欣来说,在任何时候都要积极进行产品开发的理念一直都在。华欣也愿意同纺织业界的朋友一起携手合作,加强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产品在各个领域内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市场衔接,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低碳、环保、优质、经济的纺织品。”严忠伟热情地说道。

对于江苏斯尔克集团来说,能先后斩获2011年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的第29届“2014年度中国春夏流行面料”最高奖“最佳科技创新奖”,也均离不开产品的创新。

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王振功在会上介绍,近两年来,斯尔克的彩丽斯、雪花麻、柳条麻纱等功能性产品,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水准,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正在搞超仿棉项目。这个目标产品是一种仿棉花的聚酯多异混纤丝,它可以克服常规聚酯纤维吸湿差、手感硬、静电大等共性缺点,同时赋予织物棉花一样的手感,柔和的光泽以及良好的亲水性能,基本可以替代棉花。相信通过技术手段的进步,这一产品的成功开发,会为我们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很多益处。”

除此之外,淄博岜山织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玉鑫、苏州志向纺织科研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孙显康、江苏聚杰微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仲伯俭,也在年会上分享了他们在产品开发方面的诸多经验。李毓陵对此深表认同,在他看来,长丝市场透明度越来越高,行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已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目前的状况,因此,开发新产品是长丝织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李毓陵看来,长丝行业的产品开发要同终端消费逐步靠近,因此行业应组建产业联盟,进行自主设计和开发新产品。他表示,未来,休闲类、色织类、特殊整理类以及新型纤维类产品将成为趋势,因此企业要在生产技术上实现产品结构、完成形态、赋予特性的工艺、参变数和装备等;在营销策划上,行业和企业也需要让目标消费群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知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