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风险评估模型和实际监测在汽车制造厂接触评价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成;王敏;毛革诗;梁娇君;郭冬梅;易桂林;杨磊;刘亚攀; 加工时间:2022-08-16 信息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关键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二氯甲烷;汽车制造;发泡;职业危害接触
摘 要:目的 比较风险评估模型和实际监测进行汽车制造厂接触评价的结果,为阐明汽车制造厂职业危害接触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3家企业(即A、B、C)发泡车间10个岗位共23名操作工为研究对象,个体采样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浓度,收集检测当日23名工人班后尿液,测定尿中二氯甲烷浓度,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对3家企业发泡车间各岗位采用6种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二氯甲烷的接触评价,6种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经Kappa检验两两比较分析一致性,并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结果 3家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均检测到二氯甲烷,B企业个体采样空气中二氯甲烷的检出率最高(83.3%),其次为A企业,再次为C企业,以上检测浓度范围为0.68~3.82 mg/m~3,均低于工作场所二氯甲烷职业接触限值(200 mg/m~3)。21名发泡操作工尿中检出二氯甲烷,浓度范围为12.1~182.9μg/L,A企业工人检出浓度最高(170.5μg/L),其次为B企业,再次为C企业,均低于尿中二氯甲烷职业接触生物限值(300μg/L)。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60,呈正向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60,P=0.231)。6种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均不一致(Kappa值为0~0.0244),且与实际监测接触评价结果不一致。结论 汽车制造业发泡车间可能普遍存在二氯甲烷的危害,6种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和实际工人二氯甲烷外暴露、内暴露监测相比,差异较大,风险评估模型应谨慎使用。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hbstl.hbstd.gov.cn/webs/homepage.jsp)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