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某汽车制造厂电焊工上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姚岩; 梅勇; 李洲; 陈凤梅; 付丹; 吴家兵; 凌瑞杰 加工时间:2023-03-26 信息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关键词:电焊工;上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汽车制造
摘 要:[背景]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电焊工作业大部分以手工作业为主,作业时经常需要观察焊点情况,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不良工效学因素较多。对于电焊工上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症状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目的]调查汽车制造厂电焊工上背部WMSDs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整群随机选择汽车制造厂972名电焊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调查近一年内上背部WMSDs的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电焊工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率为42.2%(410/972)。在工作中暴露比例较高的不良工效学因素是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72.5%,705/972)、长时间大幅度弯腰转身(71.8%,698/972)和躯干重复性动作(64.7%,629/9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工龄、是否长时间大幅度转身、是否长时间大幅度弯腰、是否长时间大幅度弯腰转身、是否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是否以不舒服体位搬举重物、是否躯干重复动作、是否姿势不适使不上劲、是否工作中涉及寒冷或气温变化、是否人员短缺以及工间休息时间是否充足、不同每周工作时间、是否以不舒服姿势工作,人群间WMSD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以不舒服姿势工作(很频繁)、以不舒服体位搬举重物、姿势不适使不上劲者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2.37、1.46、1.76、1.44、1.50,P <0.05),每周工作时间每增加10 h(41~50 h,51~60 h,61 h及以上与40 h及以下工作时间比较),症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95%、157%和196%;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的电焊工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风险降低(OR=0.70,95%CI:0.49~0.98)。[结论]汽车制造厂电焊工上背部WMSDs症状发生率较高,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