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91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1 篇
1243 篇
75482 篇
37479 篇
12122 篇
1648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70 篇
4900 篇
3855 篇
5414 篇
近期的APEC让北京市民领略了久违的蓝天,而习近平主席更是表示“希望`APEC蓝'能保持下去"。对于中国的环保事业而言,中美就温室气体减排达成协议将设定接下来工业增长的“天花板",也将利于环境改善。中美双方11月12日在北京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刷新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中方则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这意味着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有望封顶。目前,中国和美国是全球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42%。此次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的承诺,把过去五年五次全球气候谈判大会试图谈成的事给谈成了。此前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在与国内专家召开的“十三五"研讨会上就曾提出,中国应该考虑以增量控制代替强度控制,使碳减排与GDP脱钩。比如,假定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在2030年达到峰值,以2030年作为目标值,2015年为基期,然后规定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不能超过多少,这样既为中国能耗的刚性增长保留了余地,又控制了总量增长的速度,体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而此次中国对于碳减排的承诺也基本与我们提出的建议相符。不过在总体目标框定之后,具体的产业转型、设备改造、技术提升等难题将接踵而至。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在碳减排上一直不愿意承诺的美国(美国曾退出《京都议定书》谈判)此次在减排问题上如此大度,与近年美国能源格局的转换有关——美国的能源消耗接近峰值,页岩气革命又加大了美国的能源自给率,美国在能源问题上已十分超然。可以肯定的是,今后面对碳减排压力,中国面对的压力将比美国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