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2 篇
13911 篇
478090 篇
16322 篇
11773 篇
3943 篇
6549 篇
1254 篇
75673 篇
37948 篇
12176 篇
1667 篇
2870 篇
3423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釉色怡人“苹果绿"
清代陈浏所著《匋雅》载:“瓷之苹果绿最为神妙,官窑只有朱红一种。一变为苹果绿,再变为豇豆红,皆朱红之化身,古无此名称也。苹果绿一盒值千金,余尤屡见之。"在清代,这种苹果绿呈色的豇豆红瓷器就已价值不菲,极为珍贵。上海博物馆馆藏有一对清康熙景德镇窑苹果绿釉印盒,即是这千金难得的珍品。
此对印盒高2.9厘米、口径7.1厘米、足径3.7厘米,形制圆润典雅,釉色纯正,光泽柔和沉静。器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为典型的康熙官窑器。这一对苹果绿釉印盒是非常罕见的作品,罕见之处在于其本意是要烧造豇豆红釉,但经窑火煅烧后的呈色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化,仅在器盖的顶部、盖口沿一周及器下部近足处可见豇豆红釉色,其余大面积呈现的是苹果绿色。也就是说,苹果绿釉是豇豆红釉的窑变异色,其呈色清新可人,较普通的豇豆红器物别有一番趣味,尤为惹人喜爱。
《匋雅》记载:“苹果绿也者,积红之巧化(即窑变之谓)者也……绿者成片,则谓之苹果绿,其淡红者谓之苹果青,皆积红之巧化者也。凡积红、豇豆红而带绿成片者,均以是呼之。"可见,苹果绿釉瓷相比较于豇豆红釉瓷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