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金融开放11条发布 试点外资控股理财公司

加工时间:2019-07-23 信息来源:财新新闻选编
关键词:金融; 试点;外资控股;理财公司;
摘 要:
内 容:

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了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相较近期已经陆续公布的相关政策,此次有两条最新提法:一是允许试点外资控股理财公司,二是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市A类主承销牌照(详见财新网“央行发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举措")。

  措施称,将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对此表示,我国资管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现有资管机构难以完全满足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市场需求。包括理财子公司在内的中资银行和保险公司资管机构,与国际先进资管机构相比,多数成立时间较短、经验较少。

  目前,中资银行、保险公司与外资先进资管机构以业务合作为主,上述新闻发言人称,允许合资成立外资控股理财公司,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的资管实践和专业经验,促进资管业及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有利于发挥中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各自优势,进一步丰富市场主体和业务产品,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服务需求。同时,现有中资银行和保险公司资管子公司可以与其参股的外方理财公司形成互补,适度错位发展。

  “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前期可采取试点方式,优先支持国外市场公认的成熟稳健财富管理机构进入,既可全部募集人民币资金,也可募集部分外币长期资金。在试点过程中,银保监会将更加注重监管的专业性、审慎性、稳定性,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等方式引导机构合规稳健发展,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研究扩大试点范围。"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

  不过,亦有市场人士分析称,从监管对象分类看,外资资产管理机构由证券监管部门监管,而理财子公司归银保监会监管,外资资管公司控股的理财子公司属于全新类别的金融机构,其监管原则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措施还称,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这意味着业务范围从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展至债务融资工具全部品种。此前,中国银行间债市只允许外资机构做熊猫债的主承销商。熊猫债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境外发行人数量日益增多,境外投资人投资显著增长,外资中介机构队伍持续壮大。目前,已有六家外资银行取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B类主承销和承销业务资格。考虑到外资银行境内外母子公司业务联动的特点,将进一步在规则层面加大对外资银行境外母公司的考察力度。该举措正在履行相关程序,近期将正式对市场发布。

  “允许外资银行开展A类主承销业务,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外资机构服务国内实体经济的手段,提升其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为境内企业发债融资引入更多的境外投资需求,从而为实体经济融通资金、降低成本提供助益,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向外方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11条措施中还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此前只允许外资评级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开展业务。2017年7月,中国央行宣布允许境外评级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今年1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成为第一家获批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开展评级业务的外资评级机构(详见“首家外资评级机构获准入华 标普为何拔得头筹?")。

  同一天,证监会也发布了关于提前至2020年取消合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答记者问。今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原定的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要向全世界表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不仅不会停,而且会不断加快。

  证监会表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基金和期货行业已取得长足进步,通过扩大行业开放,鼓励良性竞争,持续增强实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和营商环境,促进行业服务水平实现跃升,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快完善配套安排,扎实做好上述开放措施的落实落地,提升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开放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