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和温度对重构钢渣结构及早期水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余其俊;韦江雄;李建新;钟根;赵海晋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06;华南理工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关键词:转炉钢渣;重构钢渣;水化活性
摘 要:在转炉钢渣中添加电炉渣和粉煤灰,通过重新加热来模拟炉外高温重构过程,运用岩相、XRD、强度试验及水化热测定等手段,研究了重构钢渣的组成、结构及其胶凝性能.结果显示:随着粉煤灰的增加,重构钢渣中硅酸盐矿物减少,而随着电炉渣的增多;其硅酸盐矿物增多;温度升高,低碱度重构钢渣硅酸盐矿物晶体尺寸增大,高碱度重构钢渣Alite矿增多,且矿物结构完整,游离氧化钙大幅减少.其中GB40-1350重构钢渣样品的3d水化热相比于原钢渣增加1.9倍,GBF15-1350重构钢渣样品替代30%水泥熟料后的水泥净浆28 d抗压强度达到纯水泥净浆强度的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