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三峡水库岸坡系统不同用地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作者:雷明;李昌晓;陈伟;魏虹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5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
关键词:三峡库区;岸坡;用地类型;土壤酶;土壤化学性质
摘 要:以三峡水库岸坡系统常见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退耕地、耕地、消落带)为对象,研究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化学性质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地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所有用地类型中最低,这与耕地土壤中的蔗糖酶、蛋白酶活性最低形成鲜明对照.与之相反,退耕地土壤中的脲酶、蛋白酶活性最高,而草地中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居于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分别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但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则与全氮、速效氮、速效磷、pH值也呈显著的相关性.脲酶与有机质含量之间、蛋白酶与全氮、速效氮、pH值之间均分别呈显著相关性.林地土壤的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在几种用地类型中居于最低,岸坡林地能够有效减少可能进入三峡库区水体的N,P含量.消落带土壤中的速效氮、速效磷以及全磷含量在所有用地类型中最高,消落带的人为耕作可能是加剧水库水体N,P元素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建议在三峡库区进一步增加林地,限制在消落带进行耕作等农事活动.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