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8 篇
1057 篇
239887 篇
3242 篇
7544 篇
2207 篇
2753 篇
531 篇
37486 篇
9161 篇
3116 篇
739 篇
2289 篇
1311 篇
447 篇
752 篇
1386 篇
2587 篇
2739 篇
3950 篇
传统货币理论面临的挑战与中国货币政策选择
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数量过多会加速经济增长并导致通货膨胀。正如著名的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通货膨胀是且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货币数量增长快于产出增长的必然结果。货币数量的关键决定因素是基础货币;在经济下行期间,作为基础货币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准备金的增加是好事,因为能够刺激经济。但该理论正面临严峻挑战: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至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前,美联储将基础货币的主要部分――准备金存款由数百亿美元增至1.6万亿美元,但以M1和M2为代表的广义货币存量却增长缓慢,不仅未能使消费和通货膨胀大幅提升,反让人担心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而在中国,基础货币向广义货币的传导仍然顺畅,各口径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依旧很强,表明传统教科书中关于基础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关系,以及货币供应量向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依然存在。正因如此,准备金率仍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