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移动度联合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浅快呼吸指数;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撤机结局
摘 要:目的 探讨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mobility, DD)联合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iaphragmatic superficial fast breathing index, D-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综合ICU科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在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时,使用超声测量DD,评估患者膈肌功能;记录患者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以及其他生理参数,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DD与D-RSBI以及两者联合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机械通气患者60例,其中撤机成功为41例(68.33%),撤机失败为19例(31.6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RR、RSBI、D-RSBI、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的DD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D-RSBI均是影响撤机成功的独立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DD、D-RSBI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AUC均>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AUC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 DD联合D-RSBI可以有效预测机械通气撤机情况,进一步改善患者撤机结局。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