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北部湾花斑蛇鲻生物学特征的演化
作者:陈作志;邱永松;徐姗楠;黄梓荣 作者单位: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300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关键词:花斑蛇鲻;生物学参数;捕捞引起进化;北部湾
摘 要:根据1959-1960年、1992-1993年、1997-1999年和2009-2010年北部湾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生物学资料,对花斑蛇鲻(Saurida undosquamis)群体组成、生长和生殖力参数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斑蛇鲻的平均体长从1959-1960年的185.5 mm下降到1992-1993年的163.1mm、1997-1999年的133.2 mm和2009-2010年的130.5 mm,相应地平均体质量分别为66.5 g、46.4 g、23.8 g和22.6 g.1959-1960年、1992-1993年、1997-1999年和2009-2010年间的Von Bertanaffy生长方程的渐近体长(L∞)、生长参数(k)和理论初始年龄(t0)分别为497.8 mm,0.26,-0.49; 424.1 mm,0.28,-0.48; 385.3 mm,0.33,-0.41和342.5 mm,0.39,-0.36.体质量拐点年龄(tr)分别从1959-1960年的4.05龄提前到1992-1993年的3.66龄、1997-1999年3.05龄和2009-2010年2.43龄.50%性成熟体长(L50)则从1959-1960年111.2 mm下降到1992-1993年的105.2 mm、1997-1999年的95.6 mm和2009-2010年的96.7 mm.对于同一体长组,当前花斑蛇鲻的个体相对生殖力比20世纪60年代上升了56.4%.花斑蛇鲻种群生活史特征参数的一系列变化表明,在捕捞引起进化背景下,北部湾花斑蛇鲻种群产生了适应性进化反应,种群明显趋向小型化和低龄化,生长速度加快,性成熟提前.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