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9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长三角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基础研究怎么突破
[ 从2019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看,北京79家,上海32家,南京22家,杭州12家,合肥8家。 ]
“十四五"规划将基础研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二〇三五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紧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长三角作为世界级城市群,是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各省的“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也浓墨重彩布局基础研究的创新格局。
长三角各地布局基础研究
上海提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敢创世界和未来之新,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提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
江苏提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科技战略力量布局,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
浙江则提出集成力量建设创新策源地,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
安徽提出区域创新能力“十三五"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未来要争先进位,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注重原始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巩固扩大国家实验室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研究?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晓剑教授的研究,科技创新有多个台阶。第一台阶是已有技术转化而来的开发式创新,就是引进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我国面临着技术源头不足而举步维艰;第二台阶是由已有科学知识转化而来的高技术式创新,我国始终差人一步,自主创新之路尚未完全走通;第三台阶是基础研究的新成果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如原子弹、谷歌搜索引擎等,当前更是望尘莫及。为此,为了开发技术和应用科学,必须做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创造科学知识、进而开发技术的源头之源头,更是通往创新型强国的直通车。基础研究的底层逻辑是科学问题的发现和探索,是颠覆性思想和原理的产生,是解释和发现事情为什么这么做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科学。当我们不明白所做事情的道理以及会产生什么影响,也就是不知道事件发生的机理和效应,处理的方式往往就是盲人摸象或胡乱试验,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原创性的发现,就难以站在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父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在他牵头起草的《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研究报告中明确将基础研究置于创新链的源头位置,推动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业应用"的线性模式,对全球基础研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全链条。我国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基础理论和重大原创核心技术研发的关键时刻。
长三角的基础研究应该怎么做?
我国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占了上海和合肥两个城市,总体科研实力较强。但是从单个城市比较来看,长三角的主要城市不占绝对优势,特别与北京相比,科研力量和实力仍然有较大差距。
从2019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看,北京79家,上海32家,南京22家,杭州12家,合肥8家;从2019年CNS(CellNature Science)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看,北京达到164篇,上海94篇,江苏49篇,浙江42篇,安徽28篇;从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北京92所,上海64所,南京53所,杭州40所,合肥50所;从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例看,北京达到6.17,上海4.12,南京3.07,杭州3.41,合肥3.30。
上海作为国际科创中心,拥有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研究的氛围一直被更浓烈的金融商业氛围覆盖着;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定位于产业创新中心,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基础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增强;杭州自始至终更为重视能够转化为企业财富的技术应用,对于杭州是否要发展基础研究仍有争议;合肥量子中心异军突起,但是全球顶级人才的吸引仍受城市能级公共资源局限影响;苏州和宁波一直以技术应用为主,苏州的大学与产业匹配较弱等。为此,长三角的基础研究仍需要统筹谋划,打好组合拳,发挥更大作用和功效。
第一,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长三角需要充分发挥和整合在地的中国科学院及部委研究所、重点高校的重要学科,组建战略性科技方向的国家队,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组织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长三角作为世界级城市群,不仅要围绕产业链进步的技术创新到知识创新乃至颠覆性创新做出贡献,同时也要在服务全人类的健康安全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研究中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发挥一体化的集合优势。面向重大问题,实施学科交叉和区域合作,也是未来重大科技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出现的必然路径。长三角的各个城市不是最强,但是如果组合起来形成1+1+1+1大于4的格局,那就可以形成更为巨大的效应和贡献。为此,科技创新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利用沪宁杭合重要城市,面向重大科学研究,共享重大科学设施,促进学科交叉,构建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研究共同体和协作发展带。协同集合中,分工依然重要,既要考虑与北京、深圳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方向的错位互补,也要考虑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以及苏州、宁波等城市之间的研究分工。
第三,利用国际化战略链接的优势。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有更大力度、更深程度的开放。全球科技合作共同推进世界科学事业,是地球每一个国家和公民应有的态度,需要人类科学技术合作的真诚愿望和实际行动。我国当前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更加需要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和互相促进基础研究的创新范式转型。长三角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也是创新的国际开放和合作高地,应该是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汇聚地。上海作为我国面向国际的科创中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以世界眼光汇聚全球创新智慧、以开放胸怀推动全球科技合作、以一流环境吸引全球科技英才。其他城市在加大城市国际化步伐中,不断将国际学术深度交流合作转化为具体行动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