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80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7 篇
3821 篇
5293 篇
权威解读《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 下一步改革九大方向明确
[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在最后专设一章,指出了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的九大主要方向。 ]
[ 在书中,可以清晰看到监管部门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远景展望:“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股权与债权、场内与场外、现货与期货、公募与私募有机联系、错位发展的多层次现代资本市场体系。" ]
由中国证监会编著、中证金融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于近日正式出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担任编委会主任并为该书作序。
在序言中,易会满开篇就对该书的整体面貌做出了清晰概括。
他写道:“《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一书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结合重大事件和重大改革举措,从党的建设、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市场制度、对外开放、风险防控、法治监管等方面全面梳理了30年来资本市场建设的主要进展,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改革规律,展望发展前景,全方位展现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中证金融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介绍称,2010年前后证监会组织编写了资本市场二十年系列书籍,《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对最近十年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制度变迁、重大事件、重大改革举措进行了归纳描述,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在最后专设一章,指出了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的九大主要方向。
在书中,可以清晰看到监管部门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远景展望:“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股权与债权、场内与场外、现货与期货、公募与私募有机联系、错位发展的多层次现代资本市场体系。"
述而不作,尊重历史
“本书写作有四大主要特点。"中证金融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系统梳理了党中央国务院指引资本市场发展的思想脉络,以及党的全面领导对于资本市场30年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官方组织编撰的权威性;三是重在记录史实、述而不作的客观性;四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专门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形成一节,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资本市场萌生、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破除资本市场发展的思想障碍",到本世纪初期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意义",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明了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路径",全方位、系统梳理了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历史阶段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同时,就资本市场党的建设设置专篇,`党的建设'篇全面介绍了中国证监会始终坚持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战略决策的相关内容。这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公开出版物中尚属首次,填补了研究空白。"前述负责人称。
该书在写作过程中突出强调客观性。从本书结构设置来看,不仅有对资本市场发展进展的详细介绍,对风险事件也设置了专章进行记述,包括对“8·10事件始末"、“327国债事件始末"、“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的应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在论述三十年发展历史的同时,对资本市场现行的主要制度,特别是2019年以来发布的重要制度内容进行了梳理。
比如,《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新修订的非上市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的监管体系建设、发行上市制度、再融资制度、退市制度等有关内容。
另外,该书的大事记、附录附表等内容涵盖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上市公司、经营机构、合作备忘录等30年逐年的统计数据资料表格,仅大事记就有68页,具有突出的工具性价值。
注册制,新时代
中国资本市场的前二十年,经历了从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过渡。而最近十年,是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迈进的十年。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标志着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以注册制改革为“牛鼻子",资本市场展开了一场围绕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各个环节,以及各类市场主体、市场制度的系统性、根本性改革。站在注册制角度回顾三十年历史,对相同历史事件的描述呈现出新的视角和新的逻辑。
根据《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的划分,1990年至1999年,是资本市场探索成长期;1999年至2012年,是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期;2012年至今,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阶段。
新阶段“新"在何处?
回顾近十年间,试点注册制落地,科创板诞生,深市主板、中小板合并,新三板进一步分层、转板打通;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启动,债券通、理财通跟进;《证券法》修订完成并实施,《期货法》启动审议,中国版集体诉讼制度建立,证监会推动科技监管……
而对于以上事件,《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按照结构设置需要,分别在不同章节进行了详细记述。
比如,市场制度篇梳理了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再融资、并购重组和退市制度以及交易结算制度等基础制度的设计和优化。对外开放篇从市场双向开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角度介绍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法制监管篇则就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做了系统梳理。
另外,在监管体系方面,证监会推进监管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模式,正在努力实现“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的愿景。
九大远景,方向明确
以史为鉴,可知未来。过去的三十年已经过去,未来已经展开。新时代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前景又当如何?
对此,易会满在序言中称,将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市场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市场功能发挥,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持久优化市场生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中国资本市场将会是什么样子?
该书从9个方面进行了远景展望。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性、覆盖面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更加成熟定型;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效能显著提升;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拓展;市场主体竞争力显著提升;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市场生态更加良性健康;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多层次建设方面,书中提到:“各市场、各板块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转板机制更加顺畅。坚守科创板定位,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脱颖而出。突出主板的大蓝筹定位,创业板广泛服务于自主创新和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
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方面,书中称:“全面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统筹推进交易结算、再融资、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关键环节制度创新,增强交易便利性、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加快补齐制度短板,提升市场治理能力,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筑牢市场稳健运行的内在基础,建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体系。"
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方面,书中预计,“到203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资本市场法律制度规范体系、高效的资本市场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资本市场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资本市场法治保障体系"。
在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方面,书中展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深圳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承载并完善资本市场提供国际金融服务、参与国际资源配置的功能。股票、债券、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成为要素资源全球配置、便利跨境投融资和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交易场所,对全球优质资产的吸引力不断提高。沪深交易所加快构建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影响力明显增强。"
在市场主体竞争力方面,书中表示:“大力推动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的治理结构和能力建设。建立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完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做优做强的制度安排。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资本市场经营机构崇尚专业、做精主业、回归本源,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服务和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构建权责匹配的资本市场中介体系,完善审计、评估、法律服务、资信评级规则体系,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而在风险防范方面,监管部门的期待是:“资本市场风险呈现收敛态势,股市杠杆资金保持在合理区间,股票质押风险有序缓释,风险类上市公司显著压降,债券违约风险稳妥处置,`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肃查处。`伪私募'等相关风险分类化解,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各类金融活动依法全面纳入监管范畴,`无照驾驶'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资本市场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机制更加健全,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