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9-20]
2012~2021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和消费量基本处于动态平衡。2012~2021年,除2015~2017年精炼铜产量略过剩3.7万~14万吨外,其余年份精炼铜产量短缺11万~69万吨左右。全球精炼铜产量增长率在2014年达到7.2%后,连年下降,2019年出现负增长,2020年增长至2.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9-20]
硅锰、硅铁都是炼钢行业中的原料,其用量及成本占比虽然不大,但在炼钢中却不可或缺。同时,二者也均为郑商所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注:硅锰在郑商所中的交易品种名称为锰硅),并且在郑商所存在二者的价差套利指令。由于市场格局发生改变,硅锰、硅铁价格已由2021年前的硅锰高于硅铁转变为硅锰低于硅铁。虽然市场上对铁合金价格分析的文章较多,但对硅锰、硅铁的价差进行分析的文章较少。本文拟对硅锰、硅铁的价差及演变逻辑进行分析,并对二者未来的价差运行进行展望。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9-20]
上半年房地产数据“泼冷水”,钢价下行,钢铁行业感觉格外“冷”。市场人士强调,下半年钢铁行业要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要积极利用期货工具对冲市场风险,利用期现点价、基差贸易来升级销售模式,不要建立太高库存,要确保现金流安全和稳定,努力度过“寒冬期”。上半年钢价下行导致钢铁行业感觉格外“冷”,尤其是房地产数据“泼冷水”,部分房企出现债务危机累及钢铁行业。近期上市钢企纷纷亮出2022年上半年“成绩单”,也体现出钢铁行业的困境。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9-20]
截至8月底,A股18家上市铜企半年报悉数出炉,多数业绩上扬。期货日报记者发现,在铜企业绩整体飘红的背后,其实也存在巨大差异。拥有更多矿山资源的铜企业绩高歌猛进,充分享受了铜价上涨的红利,而侧重冶炼和加工环节的铜企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业绩虽然有所提升,但幅度相对有限。在18家上市铜企中,云南铜业净利润增长最快。今年上半年,云南铜业实现营业收入644.06亿元,同比增长8.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176.16%。不过,与其他铜企不同,云南铜业净利润攀升并不是受主业推动,而是得益于副产品硫酸价格的大涨。今年上半年,云南铜业硫酸营业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加154.77%,毛利率同比上升31.1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告期硫酸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9-20]
受国际形势、疫情、“双碳”政策等影响,近两年进口铁矿石、煤炭等钢铁行业原燃料价格持续突破新高,钢企盈利空间逐渐受到挤压;同时,一些钢铁企业在内部降本增效工作上又面临思想懈怠、思路局限、工作壁垒等一系列问题,使企业效益提升步履维艰。在此背景下,结合某钢铁公司降本增效实践,提出新形势下“聚、深、细、实、透、精、亮”的七字系统化降本增效工作建议。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2-09-20]
2022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虽然受疫情、地缘冲突影响较大,但在稳经济大盘政策指导下,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供应端扰动较大,一体化程度不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的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在炼油环节有所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2022年上半年,在稳经济大盘政策指导下,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据Wind数据统计,上半年,A股石油和化工板块公司共47家,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万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2290亿元,同比增长45%。从47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看,24家同比增长,23家同比下滑。在多数机构看来,当前地缘冲突的影响仍在,国际能源价格仍将高位波动,下半年石化上游将维持高景气,但下游终端环节仍堪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2-09-20]
近期,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重点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在数字化建井、数字油田和数字盆地三个方向取得突破。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国际油服公司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积极调整公司战略,设立独立的数字化业务板块或业务单元,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工作措施和发展目标,联合解决数据治理和数据集成问题,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斯伦贝谢将数字化业务作为公司中期发展的关键,哈里伯顿将数字化自动化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核心,贝克休斯将数字化业务作为四大主营业务之一。国际油服公司围绕数字化生态系统、工作流程和边缘环境三个维度推进业务升级,建造了一批特色产品和服务,并积极抢占能源转型业务先机。中国油服企业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国际油服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方面的经验,强化顶层设计,贴近客户需求,扩展外部合作,快速实现转型发展目标。
[汽车制造业] [2022-09-20]
智能网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化,大幅提升了整个汽车生态系统的数据变现潜力。智能网联汽车能在提供独特客户体验的同时,帮助OEM、供应商、经销商、保险公司、车队和科技公司等实现降本增效。汽车产业链上的各方几乎都能够从中获益。
[汽车制造业] [2022-09-2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近160%,年度渗透率突破10%关键节点;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非营业车辆占比超过80%;规模效应愈加显著,2021年保有量达到784万辆,预计2022年和2025年保有量将分别超过1200万辆和3000万辆,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推广效果尤为明显,已占到当地汽车保有量的10%左右。下一步,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对能源供给做出动态调整。“双碳”目标背景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目标明确,油气等化石能源企业转型势在必行。目前,以加油站为抓手,探索补能设施供给比例、组合形式、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分层、分批、分类向“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尤为重要和迫切。
[房地产业] [2022-09-19]
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政策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兴产品,势必成为未来住房保障制度推进的重点和突破口。在与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比较的基础上,从供给区域、保障对象、保障深度、退出机制以及供给支持五个方面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得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