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中国钢铁工业乃“国之大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有力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中国钢铁工业正在面临成熟期的“阵痛”:行业产品面临由大变强变精的全面转型,行业整体面临严格的“双碳”达标测试,原料端的安全保供局面面临彻底的改善和转变。今后,在冶金科技助力下,“双循环”模式下产生的巨大内需为钢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内驱动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钢铁工业必须“砥砺前行”。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钢铁工业将在未来数十年内继续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改革开放以后,钢铁行业进行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的涉及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其中,钢铁行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动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铁行业扩大企业自主权不是突然发生和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伴随着思想转变、打破禁锢、先行先试、全国推广等不同阶段,这些阶段并不是严格按照时序排列,有些工作是齐头并进、相互交融的。希望通过对钢铁行业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发端及早期代表性事件的回顾和考察,能对新时代钢铁行业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提供有益启示。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从宏观经济来看,2022年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经济下行、物价上行的滞胀态势,由于外部冲击、疫情反复和房地产下滑,国内经济修复动能偏弱,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2023年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或将有所改善,进入内外需求增长动能转换期。高度依赖房地产的旧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疫情对服务消费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措施,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总体上看,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根据欧洲钢铁协会(Eurofer)于2023年1月发布的报告,2022年三季度,欧盟钢铁表观消费量显著下降,总量为3220万吨。预计2023年钢铁表观消费量将继续下降。2022年前11个月,欧盟成品钢材进口同比下降5%。2022年1月至11月,扁平材进口下降9%,而长材进口上升10%;出口同比大幅下降12%,其中扁平材和长材的出口双双下降,降幅分别为8%和21%。2022年前11个月,欧盟钢材贸易逆差总量达到180万吨/月。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此次会议给有色金属行业带来紧密而深刻的影响,具体可概况为“一个关键、两大重点、三条脉络”。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2023年已经来临,国内外铝市场在频繁的起伏波动中变化,充满风险和机遇。本文对2022年国内外铝市场进行了回顾,并对2023年铝市场予以展望。2022年终过去,2023年已经来临,国内外铝市场在频繁的起伏波动中变化,充满风险和机遇。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1月份,国内镁价日均波动区间为2.15万~2.21万元/吨,月均价21866.67元/吨,同比下降51.74%。2023年元旦过后,镁市场运行较好,下游需求有所回升,出口成交增多,工厂报价坚挺,镁价稳中有涨。进入1月中旬,镁市场仍以稳挺为主,下游企业春节前备货,市场成交相对活跃,工厂库存压力得到缓解,报价保持稳挺。临近春节,随着下游企业备货完成,成交量减少,市场询盘报价趋于平淡,企业相继进入休假停业阶段,工厂企业因库存压力不大,报价未有松动,春节前,市场平稳收官。春节后,工厂资金和库存压力总体不大,报价坚挺,较春节前小幅上调,而下游企业在假期结束后,生产主要以消耗春节前储备的原材料为主,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同时,下游对高价镁的接受度有限,因需求不足、上行空间有限,镁市场以维持稳定为主。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绿色材料,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以下简称CRB600H)迎来了发展机遇。与传统冷轧带肋钢筋及热轧带肋钢筋相比,CRB600H在性能、工艺、经济性及环保等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民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及市政建设等领域。本文将从CRB600H生产分布情况、产品性能优势、实际应用优势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3-03-15]
在碳中和愿景下,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化石能源面临着重大转型发展。基于对全球23个典型国家的油气发展策略分析,其油气发展特征可被划分为五种:“供需大户且自给自足型”“供应大户且主要出口型”“生产少、需求大且进口平稳型”“生产少、需求大且进口增长型”“供需大户且主要进口型”。油气发展模式可被划分为四种:以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巴西等南美国家为主的“坚守型”,以美国为主的“摇摆型”,以英、德、法等欧洲国家为主的“撤退型”,以及以日、韩、印等亚洲国家为主的“跟随型”。对中国的启示:油气发展需要按照国情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未来要走“发展中转型”的中国特色的油气发展路线;中国要审时度势地推进全球油气资源的获取;需重点围绕油气“发展中转型”这一主线,实施中国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独立计划。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3-03-15]
零碳油气田建设是保障能源安全与实现“双碳”目标双重约束下的重要战略选择。基于零碳产业的一般内涵,结合油气田运行特点,提出零碳油气田内涵及运行机制,从节能降耗、绿电替代、碳捕集与封存(CCS)、碳汇等方面分析我国油气田零碳化潜力。文章回顾了国内外零碳油气田实践项目,提出通过泛产业园区形式实现零碳、负碳产业与油气田协同是建设零碳油气田的现实路径。立足国内油气田与新能源基地建设趋势,提出油气田与新能源基地、CCS基地匹配形成产业链协同的规划设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