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0]
我国农村地区能源消费主要包括生活用能和生产用能,长期以来以散煤燃烧为主要的能源获取方式,一些地区辅之以秸秆、薪柴、沼气等生物质能源为补充。这种能源结构一方面影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当前,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衔接期,在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强化农村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而且有利于优化农村环境,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0]
绿色电力发展是电力行业解决污染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重点,是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新型能源。本文从2002—2021年的能源消费结构、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方面,全面剖析全球绿色电力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绿色电力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绿色电力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强化煤电基础保障地位、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开发水电、高质量发展风能太阳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等中长期发展思路。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0]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学者、机构等对能源效率的定义研究,其中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能源效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目前我国在能源效率提升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能源技术障碍待突破、科技投入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高;能源消费结构落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对此,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大力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开发清洁能源等。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0]
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但我国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组合方式、耦合利用的空间及途径尚不明确。从电力系统内的协调调度、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利用两个视角探讨了煤炭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并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多能源系统耦合互补等挑战,最后从顶层设计、系统协同、技术创新、政策保障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提供了思路。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0]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现有的能源体系产生了一定影响,要求现有传统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方向进行转型与升级。储能技术是能源体系转型的重要支撑,能够进一步规避间歇性能源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储能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结合当前能源发展要求与方向,深入探讨了“双碳”目标下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储能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场景,从而推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确保能源体系转型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20]
论文围绕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技改投资现状,阐述了财务视角下技改投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揭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尝试为加强技改投资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2022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超预期的疫情反复、极端高温干旱等因素冲击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铅锌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全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效益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后疫情时代,江西优势产业面临机遇与威胁并存之局,除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还需继续扶持优势产业,增大对优势产业的金融、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江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发展机遇与优势,认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后劲难继,技术层面欠缺创新力,产业向绿色环保经济发展步履维艰,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为此,提出具体策略:逆势扩张,畅通国际大循环;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水平;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体系;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统筹规划,做好战略保障;立足生态修复,加强环境治理。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我国已进入低碳发展实质性推进阶段,钢铁行业属于碳排放量较大行业之一,政策、供应链和社会责任对钢铁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钢铁企业低碳发展责任大、任务重,还存在低碳转型基础薄弱、低碳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低碳发展背景下新业态需要,分析传统钢铁企业组织管理体系情况,研究钢铁企业组织管理强化路径。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氢能作为未来清洁能源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氢能制备、运输储存体系、应用等方面发展迅速。目前,氢能制备以化石能源为主,以电、生物质和核能为能源的新型制氢技术尚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此外,以加氢站为核心的运输储存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氢燃料电池成为各国氢能应用主要的发力点。作为氢能应用主要的下游行业,钢铁行业氢冶金工艺在国内外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化规模逐渐增大。与此同时,钢铁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及区域资源优势,精准谋划布局氢冶金产业,有序构建氢能-钢铁产城融合园区,加强与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切勿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