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24]
本文首先探讨了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其次,总结了国内与国外的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即参与形式多样、组织多元等,并提出了其显著成效。最后,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层面提出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综合] [2022-01-24]
本文在阐述活动体系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中国开展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研学教育市场主体鱼龙混杂、研学教育活动体系开发不够系统等问题,从顶层设计、推进举措和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全方位提升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内涵和品质,建立一批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基地、营地,打造一批具有地区或行业示范性的自然教育和研学营地教育精品线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教育网络,出台更多的政策,投入更多的资源,进一步完善自然研学的组织管理、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农、林、牧、渔业] [2022-01-24]
为加强林业学科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林业学科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技的供给能力,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要求,本文对国内林业学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进行总结,提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全方位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协同创新等建议。
[综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24]
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的社会必然性、经济必然性和科技必然性,其次阐述了国内林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当前国内林业发展的问题及挑战。为便于借鉴,进一步枚举了马来西亚、日本、德国、瑞典等高森林覆盖率国家林业发展的特色。最后从实践出发,为如何构建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促进林业高质量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24]
本文在大农业、大生态和大林草背景下,分析了中国林草资源环境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美、法、澳、日、德的林草治理经验进行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运用数字技术,增强市场导向,同时完善市场机制等,以林(草)长制为抓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稳步推进中国林草融合高质量发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24]
本文认为:中国高速列车之所以取得如今的创新成就,除了相关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自身技术能力的积累之外,还有赖于一个既保持竞争又注重合作的创新体制的存在。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在不同时期竞争与合作的特点,以及这种竞合关系对企业技术能力和高速列车创新的影响,并探讨铁道部改革和南车集团、北车集团合并(简称南北车合并)对这种竞合体制的潜在影响。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综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2-01-24]
本文将按照中国高速铁路创新的发展历程,分别解读技术积累期、技术引进期和自主创新期人力资本的跨部门合作模式,并在文章的最后对后铁道部时期的人力资本跨部门合作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综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21]
本报告首先从产业总体布局、基础优势、空间布局以及重点产业链基本情况等方面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以及11个城市的产业链创新链基本发展情况;其次,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发展出台的政策体系,对比分析了各城市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发展过程中实施的“链长制”政策,并从财政、土地、金融以及人才等方面介绍了各地区的具体政策内容;最后,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几点政策建议。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 [2022-01-2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板块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通过梳理东北地区三省一自治区,共39个市/行政公署的产业链创新链政策、相应的支持措施及部分产业链长短板,厘清各地区产业链创新链政策实施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各地明晰了产业发展优先顺序,并且部分地区制定了单一产业规划,相应的产业链创新链支持措施也较为全面和具体。针对未来地区产业链创新链发展,本文提供了相应政策建议。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21]
本文在充分掌握辽宁省工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立足全省工业特点与产业优势,深入分析了辽宁省工业重点产业链建设中的系列做法,包括以项目化、清单化为立足点,做好顶层设计;以“三篇大文章”为切入点,分类分步推进;以创新驱动为关键点,加强产业协同;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点,促进产业数字蝶变;以加快培育优质企业为着力点,激发产业链上下游市场主体活力;以强化政策服务保障为支撑点,释放产业发展潜能。最后,本文从机制创新、长短并行、企业培育、战略统筹和数字应用五方面,总结了辽宁省工业产业链发展的相关经验,为全省“十四五”时期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