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81.传动系统振动对载货汽车通过噪声的影响机理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对汽车通过噪声源进行论述,利用对某载货汽车通过噪声的研究阐述传动系统振动对通过噪声的影响。利用摸底试验、传动轴模态计算和模态试验等方法,确定试验样车通过噪声大的原因为变速器副箱齿轮啮合激励为激振源,且3根传动轴耦合共振使噪声扩大。结合噪声原因分析和方案可行性分析,提出采用改变传动轴空腔结构以消除传动轴空腔扩音的方案,从而使试验样车的通过噪声显著降低。
关键词:载货汽车;通过噪声;模态分析;传动系统振动
-
14382.基于模糊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加速输出转矩优化控制策略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为使纯电动汽车加速时的输出转矩充分符合驾驶员加速意图,设计了常规、动力、经济等3种驾驶模式供驾驶员手动选择。常规模式下,基于线性稳定驱动转矩控制策略确定基本输出转矩;动力模式下,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以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动力优化转矩为输出,对基本输出转矩作增矩优化;经济模式下,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以电机转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为输入、经济优化转矩为输出,对基本输出转矩作减矩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反映驾驶员加速意图,达到不同模式下所期望的控制目标。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驾驶模式;加速输出转矩;模糊控制策略
-
14383.汽车变速器同步器磨损寿命的预测及评价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为准确考核及评价汽车变速器同步器磨损寿命,根据同步器的磨损特征,结合道路使用试验、换挡载荷谱的采集与处理以及疲劳磨损理论模型,建立了同步器磨损寿命预测的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和评价方法,通过台架试验对某微型车AMT同步器磨损寿命进行了考核及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同步器磨损寿命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和评价同步器磨损寿命,与实际磨损量的最大误差在15%以内。
关键词:变速器同步器;磨损寿命;预测
-
14384.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自解锁翻转机构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在介绍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采用解锁软轴解锁的液压翻转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指出了采用解锁软轴解锁液压翻转机构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采用自解锁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的解决方案。设计了采用解锁油缸进行自动解锁的驾驶室翻转油缸装置,分析了自解锁油缸设计要点,并给出了设计结构。经试验验证可知,所设计的自解锁翻转机构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故障。
关键词: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自动解锁;机构设计
-
14385.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设计了一款可应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的温差发电热交换装置,其以汽车高温排气为热源、冷却循环水为冷源,在温差发电基本原理即塞贝克效应作用下输出电功率。分析了该发电装置结构设计参数对热电性能的影响,利用试验验证了进气温度与流量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分析了汽车排气流过热电装置时的温度场和速度压力场,提出了提高发电装置输出性能及效率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排气系统;温差发电;进气温度;进气流量;输出性能
-
14386.非均匀气流与温度分布对汽车空调性能的影响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受低温散热器、中冷器等散热元件布置位置的影响,流经散热元件的部分区域进风温度会升高、流速会降低,从而使冷凝器外侧风速和风温形成非均匀的分布状态。通过建立空调系统模型,从制冷量、排气压力、压缩机功耗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这种非均匀气流与温度分布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风速、风温、散热元件布置位置等因素对空调性能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汽车空调;非均匀气流;制冷量;散热元件布置
-
14387.基于纯电动汽车的精简型无级变速器速比设计和成本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电动汽车当前阶段的首要设计目标是获得与传统汽车相近的驾驶性能和续驶里程,且制造成本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种精简型无级变速机构,并对采用了固定速比减速器和精简型无级变速器的两种纯电动汽车的驾驶性能和能源利用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速比减速器,精简型无级变速器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且减少了电能消耗,同时整车制造成本和使用费用也有所降低。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无级变速器;成本分析
-
14388.用于电动汽车动态供电的多初级绕组并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5-09-26]
传统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存在停车后充电、单次充电时间长、充电频繁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为此,该文重点研究一种基于多初级绕组并联方式的电动汽车公路式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利用分段导轨实现对行驶中电动汽车无线供电。首先,利用互感耦合模型对初级绕组并联耦合机构进行电路拓扑分析;其次,通过仿真分析获取所述耦合机构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及磁场强度分布特性;最后,研究了一种基于磁场强度检测的接收端定位方法,通过三轴磁传感器测量行驶方向的磁场强度,实现次级绕组的实时精确定位,测量周期为6 ms,分辨率为5 mG s。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磁耦合机构与传统单初级/次级绕组串并补偿结构相比,由于边界磁场强度增大,输出功率提高25%,传输效率提高7%。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无线充电;电动汽车;动态供电
-
14389.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的西安市汽车行驶工况合成技术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为提供排放试验所需的车速曲线,基于划分的短行程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构建了西安市汽车行驶合成工况。首先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短行程划分并进行特征提取,针对提取的高维特征向量之间的冗余性和非线性关系,采用核主分量分析法进行降维。然后基于K-均值的聚类算法,对降维后特征向量进行划分,按照离聚类中心最近的原则选择各聚类的短行程样本,将其合成为平均速度为21.51 km/h、持续时间为1 166 s、距离为6.9 km的西安市汽车行驶工况。对比表明,西安市汽车行驶工况接近于日本J10-15标准,但加速度参数要高很多。
关键词:汽车;行驶工况合成;K-均值聚类算法;西安市
-
14390.载货汽车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问题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针对载货汽车传动系统异响现象进行分析,确定该现象为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造成的。采用常用措施进行故障排除未彻底解决问题。从理论计算出发,利用AMESim软件模拟分析引起传动系统扭转共振的因素,确定改进方向;优化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刚度特性。通过实车验证证明该优化措施有效,异响现象消失,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问题消除。
关键词:载货汽车;传动系统;扭转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