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01.电容层析成像在滑动轴承润滑油膜测量中的应用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滑动轴承是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压缩机等重型旋转机械中的关键部件,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该文提出将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用于滑动轴承润滑油膜分布的监测。根据滑动轴承的特点,设计特殊的传感器结构。将轴颈设为特殊的传感器电极,与轴瓦上的常规电极共同形成电极阵列,对轴颈和轴瓦间的环形空隙区域成像。对设计的传感器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传感器电容、电极对灵敏场等,以分析传感器的特性。采用LBP和Landweber 2种算法重建滑动轴承润滑油膜分布图像,重建算法能较好地重建设定油膜分布下的图像。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滑动轴承;润滑油膜;图像重建;有限元法
-
22902.串联补偿装置抑制负载磁饱和控制策略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直接耦合式串联补偿装置常用来解决配电网中电压暂降、暂升以及瞬时间断等多种电能质量问题。串联补偿装置投入补偿时,具有磁饱和特性的负载由于承受电压的变化会导致磁饱和或偏磁现象。为解决串联补偿装置运行初期磁饱和带来的电流冲击,通过分析磁饱和及偏磁现象产生的过程,基于磁通平衡的原理提出磁饱和抑制策略,恰当应用串联补偿装置的输出来控制负载承受电压,消除磁饱和问题,避免冲击电流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并实现迅速及时、安全有效的补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冲击电流得以控制,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串联补偿装置;磁饱和;偏磁;动态电压恢复器;磁通平衡;直接耦合
-
22903.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太阳能集热器仿真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提出神经网络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太阳能集热器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太阳能集热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用以提高仿真模型的预测精度。在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数学模型、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数学模型和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该建模方法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器仿真,既提高了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又提高了仿真模型的通用性。
关键词:遗传算法;反向传输神经网络;太阳能集热器;预测精度;数学模型
-
22904.一种软起动电源系统及其逆变器的无线并联控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提出一种应用于轨道机车辅助电源的三相交流电源系统,由位于各车厢的逆变器并联构成。各逆变器独立带本车厢负载变频软起动,达到稳态运行后通过无互联线并联控制实现并联运行。为有效抑制逆变器并联瞬间电流冲击,提出基于空间矢量控制(space vector control,SVC)特性和依据输出功率母线电压相位的热并机准同步控制,结合下垂法均流算法,该控制改善了稳态均流性能和动态过程可靠性。分析并机电感参数对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特性的影响,并给出设计原则。搭建两台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并进行动态和稳态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系统及控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机车辅助电源;并联;均流控制;同步;逆变器
-
22905.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感应风电系统改进控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系统的运行性能,研究了适用于该系统的改进运行控制策略。提出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系统的3种可选运行方案,以此为基础提出串联网侧变换器与并联网侧变换器的协调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在双同步dq旋转坐标轴系下两者的控制模型。所提系统协调控制方案无需改变电网电压不平衡下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在实现发电机输出功率无二倍频波动、电磁转矩无二倍频波动以及定、转子三相电流平衡的同时,可实现电网电压不平衡下整个系统或总输出有功功率无二倍频波动(同时可实现直流链电压无二倍频波动)或总输出无功功率无二倍频波动或整个系统无负序电流注入电网的不同运行功能,进一步增强了不平衡电压下DFIG风电系统的运行能力。对一台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DFIG风电模拟系统在不平衡电压条件下的运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风力发电;双馈感应发电机;电网电压不平衡;串联网侧变换器;改进控制
-
22906.降低大停电事故序列期望值的均衡性控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为了降低长程时间下大停电事故序列的期望值,提出利用控制规则改善电力系统自组织临界性的幂率分布并设计了均衡性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复杂性的研究中,将电力系统的故障序列作为一个离散的随机过程,研究了控制规则对大停电事故序列幂律分布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区分电力系统危险结构的区域均衡性指标,在直流潮流模型基础上验证了均衡性控制对于降低大停电事故序列期望值的有效性。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自组织临界性;连锁故障;幂率规律;均衡性;小棍机制
-
22907.部分涂覆半导电涂层的绝缘子防冰结构的优化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摘绝缘子覆冰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造成跳闸闪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绝缘子表面部分涂覆半导电涂层是一种新的电热防冰方法。为了进一步量化计算涂层位置对防冰效果的影响,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对半导体涂层在大盘径绝缘子(以空气动力型绝缘子为例)表面的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考虑导通概率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修正。根据人工气候室中的试验结果,当“空白带”留在绝缘子边沿,并且带宽为5-7cm时效果较好。试验结果基本与计算吻合,表明修正模型能够反映和指导绝缘子表面半导体涂层的配置方式,为实际线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探索思路。
关键词:绝缘子防冰;等效模型;导通概率;半导电涂层;涂层配置
-
22908.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矩阵变换器发电系统两级式电压闭环控制策略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研究了一种基于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与矩阵变换器组合的宽转速范围的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在理论推导该新型发电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发电机端电压闭环控制与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瞬时值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两级式电压闭环控制策略,并通过推导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矩阵变换器;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变速恒频
-
22909.换流站近端交流输电线路重合时序问题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交直流电力系统中直流系统对交流系统的扰动较为敏感,整流站或逆变站的扰动都可能造成直流功率的传输中断。经研究发现,换流站近端交流线路重合闸投入时序对直流系统的电压、功率、关断角等运行参量有较大影响。在交直流电力系统中探讨其机理,首先采用开关函数法对直流系统进行等值,求解交流线路上任一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侧重合后的换流母线电压。通过比较合于永久故障时两种重合时序下换流母线电压的大小,得到了影响重合时序的故障距离临界点。进而剖析换流变分别为Y0/Y、Y0/D接线时网侧、阀侧换相电压问的变换关系,分析直流系统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直流电压、直流功率、关断角等运行变量与换流母线电压间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换流站近端交流线路故障时,使换流母线电压较高的一侧首先重合,可提高直流电压和输送功率,减少换相失败的发生机率,从而减小重合于永久故障时对直流系统的再次冲击。PSCAD数字实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交直流系统;换流站近端;重合时序;换相失败
-
22910.基于N-k故障的地区电网脆弱性评估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电力系统N-k故障与电网中的脆弱环节有着紧密的联系,脆弱性评估已成为预防连锁故障的热门课题。为了辨识这些脆弱故障路径,在功能组分解的基础上,提出N-k故障路径搜索方法及其概率模型。引入效用理论来定义故障严重度函数,并基于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项风险指标加权得到系统N-k故障综合风险指标。根据路径风险脆弱性和结构脆弱性函数,进一步提出适用于电网N-k故障的脆弱性指标,用以定量分析故障路径以及电网整体的脆弱程度。将该算法应用在河南某一地区电网,指出其中的脆弱线路和节点。仿真分析表明:与单一考虑风险的脆弱度评估方法相比,考虑了结构重要度的风险脆弱性评估的准确度更高,评估结果对电网监控亦更有意义。
关键词:N-k故障;地区电网;功能组;故障路径;风险指标;脆弱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