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不移落实“双碳”战略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 发布日期:2022-06-15
“双碳”目标下,淮北矿业集团坚决争当“双碳”战略的倡行者,争当低碳发展的推动者,争当绿色转型的先行者,争当绿色发展的示范者,争当节能减排的践行者“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
让创新种子在企业茁壮成长——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 发布日期:2022-06-15
李彬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1982年1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任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中化集团副总经理兼集团科技委员会主任,曾兼任辽宁省精细化工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等,从“六五”至“十三五”期间,参与、负责、领衔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其他类科技开发以及成果转化项目,获国
-
逐绿前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22-06-13
绿色能力升级、产业体系升级、产业与环境和谐共生……近年来,柯桥纺织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既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份产业自信。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确定,柯桥积极将生态建设置顶发展,于2021年参与“30·60”中国纺织服装碳中和行动,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在柯桥纺织中的印记。这是一首自春天奏响的乐章。坐拥绵延千年古文化,
-
对话银永明:为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插上国产化翅膀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发布日期:2022-06-10
“十四五”时期是油气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油气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先进装备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在此过程中,油服企业的助力必不可少。以中国石化为例,其下属的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包、天然气长输管线控制S C A DA系统国产化、大型注气压缩机以及高含硫酸气压缩机国产化等,对提高中国石化各油气田附加值、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建设化纤强国——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 陈新伟
来源:纺织科学研究 发布日期:2022-06-05
“我国发展环境在‘十四五’时期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对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即构建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在《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之际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从行业角度进行了详细解读。
-
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努力推动化工与储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2-06-05
20世纪初,在“实业救国”的探索中,中国化工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化工先驱们深刻认识到化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在一批化工界仁人志士倡导和推动下,中国化工学会的前身——中华化学工业会于1922年4月23日在北京成立。一百年来,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脚步,我国化学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日益提升,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逐步成长为推动国家经济社
-
李陵申:高韧性 高附加值 高技术 “十四五”全面推动产业用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纺织 发布日期:2022-06-05
产业巨大进步得益于国家战略推动《中国纺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针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布了《规划》和《指导意见》。作为亲历者,您认为过去十年,这两个《规划》和《指导意见》对行业发展有哪些指导意义?李陵申:作为新材料战略支撑产业和纺织工业技术创新亮点,过去十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相关战略的推动。
-
精准投资推进贵州工业量质齐升
来源:当代贵州 发布日期:2022-06-03
为有效应对工业增长速度下行的压力和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贵州工业应当改变外延扩张型的发展模式,通过精准投资,抓关键技术的重点,补结构调整的短板,强产业环节的弱项,实现内涵提升型的发展模式,推进工业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
绘就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现代化纤产业蓝图 中国化纤协会会长陈新伟解读《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22-05-23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的《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定位的表述不难看出,化纤在纺织产业链的核心支撑作用以及对战略新兴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环境仍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部分关键原料和
-
常来常熟!看这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如何步步升级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22-05-16
拥有5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35个专业交易市场,形成了成熟完整的全产业链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专业市场流通优势,既有波司登、常熟服装城等“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又有日禾戎美“小而美”的“互联网+”新生力量活跃市场,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非常突出……这样的景象正是江苏三大千亿级纺织服装基地之一——常熟当今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