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HS指出:世界能源进入页岩时代 全球石化业受益巨大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发布日期:2015-11-05
从能源供应和成本方面来看,北美的页岩气和页岩油开发已使世界经济获得巨大益处,IHS集团副董事长丹尼尔·耶金在10月5日于柏林举行的欧洲石化协会(E PCA)第49届年会上进行主题演讲时表示,页岩气虽然因其生产方式而备受争议,但就其影响力而言或许是过去20年最重要的能源供给革新。页岩气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比重已从21世纪初的2%增长到了现在的40%以上,预期还将继续增长。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
-
石化油服:六大集成配套技术助力高端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发布日期:2015-11-03
-
重庆现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田
来源:天然气工业 发布日期:2015-10-25
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相关井区页岩气探明储量进行了评审,最终认定,该区块新增页岩气探明储量2 738.48×10~8m~3。至此,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增加到3 805.98×10~8m~3,含气面积扩大到383.54 km~2,成为全球除北美之外第二大页岩气田。本次通过评审的焦页4一焦页5井区,位于焦页1焦页3井区的西南部,为
-
页岩气9-10月份部分项目进展汇总
来源:气体分离 发布日期:2015-10-25
南川页岩气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通过验收9月6日,由地球物理公司华东分公司649队负责施工的"2016年度南川地区页岩气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在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649队基地通过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审查组的开工验收和施工设计审查,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2016年度南川地区页岩气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是华东油气分公司的第一个大规模页岩气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同时也是地球物理公司华东分公司承接的第
-
中石化消息称涪陵页岩气田成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田
来源:中国氯碱 发布日期:2015-10-2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近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土资源部评审,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增加到3 806亿m3,含气面积扩大到383.54 km2,成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田。近日,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对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焦页4-焦页5井区探明储量进行评审。经评审认定,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新增探明储量2 739亿m3,至此,我国
-
以工程技术创新打造新的效益点——访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丁士东
来源:中国石化 发布日期:2015-10-15
低油价赋予工程技术两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开发效果,实现增效;二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低油价对全球石油行业来说是严冬,也给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丁士东,他表示要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在降本和增效两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程技术进步的作用。
-
国际新闻
来源:资源与人居环境 发布日期:2015-10-15
中美加强页岩气合作2020年产能望达300亿方近日,商务部与美国能源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在重庆举行。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两国油气领域技术合作,扩大页岩气等领域务实合作。美国能源部希望中美双方加强在低碳减排、页岩气领域合作,同时美方代表考察了中石化涪陵页岩气项目。
-
涪陵页岩气田日产气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
来源:天然气工业 发布日期:2015-09-25
在全国率先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和利用的重庆市,页岩气的商业利用范围已扩大到市外。据悉,中国石化的涪陵页岩气田(地理位置在重庆市)日产气量已突破1 000×10~4 m~3,其中约580×10~4 m~3页岩气每天经川气东送管道输往华中、华东地区。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与重庆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了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页岩气的商业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提振了各类投资主体的参与热情。同时,
-
乙烷将继续支撑北美石化工业繁荣
来源:乙烯工业 发布日期:2015-09-25
尽管美国石化生产商享有的竞争优势在收窄,但北美石化工业的前景仍很光明。Boston咨询集团近期研究表明,对北美乙烷裂解商的海外竞争对手而言,低油价能得到廉价石脑油原料,但北美地区的石化生产商仍然有利,因为预计到2020年石化产品需求年均增速达将到3.7%,超过国际Monetary基金公司
-
桑植-石门地区页岩气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来源: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5-09-20
桑植-石门区块处于中扬子地块,其中部为湘鄂西褶断带桑植-石门复向斜。该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造成地震资料品质较差,致使勘探对地质构造形态刻画不清,难以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2015年,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结合以往地震采集经验,加大了该区试验及表层调查力度,优化了施工方法,所得资料达到了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目的。并在试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老地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