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如何影响制造业创新
来源:互联网天地 发布日期:2016-06-15
1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对制造企业来说,互联网带来的首先是挑战,然后才是机遇。2015年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幅为31.1%,全行业亏损645亿元。很多人认为,这是钢铁产能过剩导致的。同为产能过剩行业,汽车行业的情况虽然也不乐观,但却好得多。有人认为,汽车行业情况较好,是因为集中度高。然而,
-
2015年水泥产能TOP10企业
来源:水泥工程 发布日期:2016-06-15
2015年,中国水泥产能规模TOP10依次为中国建材、海螺(252.54元/t,0.41%)水泥、冀东(239元/t,0%)水泥、中材股份、山水水泥(231.07元/t,0%)、华润(251.25元/t,2.03%)水泥、华新(291.67元/t.0%)水泥、红狮(255元/t.0%)控股、台泥(245元/t,1.38%)国际、天瑞(231.67元/t,0%)水泥,水泥产能总计达13.56亿t,同
-
钢铁去产能遇上最猛复产潮
来源:经济 发布日期:2016-06-1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4月,中国粗钢日均产量已达231.4万吨的历史新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年内淘汰1亿—1.5亿吨粗钢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在开工即亏损、越亏越要生产的怪圈中,中国的钢铁企业还要挣扎到几时?高负债"复产潮"全面停产5个月之后,位于唐山的松汀钢铁重新燃起了生产高炉。2015年11月,由于持续性的巨额亏损和高达161.37%的资产负债率,这家河北地区的骨干
-
钢铁业如何跨过生死槛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发布日期:2016-06-10
20年前的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从此全球钢铁业开启了"中国时代",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贡献了全球粗钢增量的80%。今天,钢铁业也处于一个大变局中——以"产能过剩"为突出表象的中国钢铁业结构失衡在2015年矛盾集中爆发,整个行业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改革不突破就无法平衡再出发,"十三五"期间是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能否实现转变就看这3—5年时
-
去钢铁产能重在产业升级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发布日期:2016-06-01
钢铁行业作为中国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之一,化解其过剩产能成为全行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具体要从全面淘汰落后冶金装备、调整钢铁产品结构、推进工艺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调整钢铁工业组织结构等五个方面着手,以实现钢铁工业突破性发展
-
工贸领域安全生产难题破解建议
来源:劳动保护 发布日期:2016-06-01
工贸领域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非高危行业,领域宽、企业数量大、从业人员多、安全基础薄弱。近年来该领域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据统计,仅河南省工贸领域涉及28大类140多个中类行业,产品有1 800多种,受生产力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产业集中度低,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大部分是小作坊
-
去产能脱困发展补短板转型升级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16-05-30
(一)钢铁行业送别了酷寒的2015年,迎来了充满未知数的2016年。说充满未知数,是因为利好利空(确切地说是或有利空,因为尚未发生,但有这种可能)两方面因素将同时发挥作用,可能此消彼长,也可能对冲抵消。从利好来说,中央下决心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任务、目标、政策、措施、手段、组织、监管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可操作性强,是
-
改革与发展:钢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两个关键
来源:国家治理 发布日期:2016-05-28
产能过剩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出口贸易摩擦加剧两大突出问题。钢铁的粗放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供需不匹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调整提升全行业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要抓住当前国企改革契机,提高钢铁行业资本流动性,优化供给侧结构,解决总量供给过剩难题;以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和引导供需合作模式创新为重点,促进新常态下行业发展。
-
变革激流中的钢城
来源:南风窗 发布日期:2016-05-17
《南风窗》关于钢的城的系列组合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源型钢铁城市在转型中的困境。但实际上,发生在本世纪初叶那场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为名而席卷中华大地的钢铁大跃进,其给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比我们原先预想的要复杂和严峻得多。钢城在我国整个资源型城市群体中占有重要比重,而其中的大部分又是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厂一市的苏联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般是先有企业,再有城市,传统的计
-
创新驱动下的汽车后市场 记2016汽车后市场国际峰会
来源:汽车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6-05-16
日前,由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上海)主办,AC汽车承办的"2016汽车后市场国际峰会"在上海安亭圆满举行现场汇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并邀请全产业链40多位从业嘉宾,从多个板块进行探讨,聆听汽车后市场细分领域内参与者的声音,展望后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