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满时期中国东北钢铁工业发展浅析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3-03-15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东北的钢铁工业被日方资本垄断,煤、铁、钢材等资源遭到日本殖民者的疯狂掠夺。这一历史特殊时期,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下,东北钢铁工业所呈现出的“辉煌”“繁盛”都是一种假象,其本质特征是东北工业资源的耗竭及钢铁工业的衰败。
-
冶金技术在钢铁工业低碳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山西冶金 发布日期:2023-02-28
综述了国内外钢铁工业的环保治理与节能技术的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高炉转炉技术重点发展低碳高炉,以取代氢焦油为主,特别提出了以碳搜集和利用为基础,将冶金废气应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是目前最彻底、最合理、最可持续的方法。高依托技术力量,开展了零碳钢化学、能源一体化网络工程,也就是神威CCU(SCENWI CCU)项目,强化对冶金废气的收集、输送和净化。并发展化工过程和产品,为促进钢铁工业的
-
“双碳”目标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中国能源 发布日期:2023-02-25
钢铁行业是中国制造业中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意在阐述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技术路径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钢铁工业碳排放、钢铁制造工艺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钢铁转型趋势的分析,预示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废钢回收与电炉工艺、再电气化、氢冶金以及资源循环与副产品、碳捕集及利用,是钢铁工业转型路径中的主要工艺大类,而“用能结构优化”是未来重要
-
唐笑宇:永葆创新激情 与钢铁工业共成长
来源:中国冶金报 发布日期:2023-02-21
“刚参加工作时,我与一级操作专家、高级技师何顺生结成师徒关系,是师傅的苦心教导,让我走出了初期的迷茫;当我成长为炼钢工时,是河钢的学习平台和在工作岗位上的不断实践使我提高了理论水平;当我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时,是河钢把我送上国内外技能大赛的平台……”2
-
中国钢铁工业国际产能合作案例特点分析及展望
来源:中国冶金 发布日期:2023-02-21
钢铁工业全球化具有资源、技术、市场和人才全球化4个特征。中国钢铁工业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上,已在铁矿资源获取、国际工程承包和钢材消费市场开发方面取得突破。计算了中国钢铁相关企业跨国指数,总结了钢铁工业国际产能合作现状,并给出合作成功案例的4个特点。对钢铁工业国际产能合作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影响分析,从相关政府部门和“走出去”企业层面分别给出合作建议,最后对钢铁工业国际产能合作进行展望。
-
助力“千亿绿钢”行动的闽陕企业力量
来源:中国冶金报 发布日期:2023-02-16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绿色”主旋律在钢铁行业的实践路径更加明晰。新年伊始,以绿色低碳钢材为起点,以绿钢标准为引领,以绿色认证为手段,以绿钢采购为抓手,以绿色金融为助推,引导建筑钢材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千亿绿钢”行动启动。与此同时,福建省发布的2023年重点项目名单中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中国钢铁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冶金报 发布日期:2023-02-15
2月1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五次会议(简称钢协六届五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2022年钢铁行业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2023年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后期重点工作任务,号召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
-
某钢铁企业循环水处理加药间设计优化研究
来源:工业水处理 发布日期:2023-02-08
钢铁工业是我国废水处理量最大的行业,合理设计循环水处理系统,对于钢铁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建设至关重要。加药间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成为循环水处理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某钢铁企业规模为24万m3/d的大型废水循环利用处理厂为例,其为实现絮凝、消毒、软化、pH调节和除铁等多种功能而向系统投加了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次氯酸钠、石灰、浓硫酸等多
-
日本大型钢铁企业低碳冶金技术的特点分析
来源:上海金属 发布日期:2023-01-22
概述了日本大型钢铁企业CO2排放的现状及其为达到“碳中和”要求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传统高炉冶金与氢冶金的差异,以及采用低碳电炉生产高等级钢铁产品的难点和低碳COURSE50项目的实质。分析了3家日本大型钢铁企业联合推进的高炉低碳氢冶金和低品位铁矿石直接还原技术的目标和特点。对传统高炉冶炼工艺、氢直接还原工艺和电炉炼钢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介绍了日本钢铁企业主要应用的低碳减排
-
生态环境治理如何达到新高度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日期:2023-01-15
阅读提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定美丽河北建设规划纲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推动绿色转型提出系列安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环境治理如何达到新高度? 报告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重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