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水泥回转窑环保节能耐火材料配置技术
来源:中国建材 发布日期:2016-04-06
"大型水泥回转窑环保节能耐火材料配置技术"是中国建材总院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熔铸耐火材料研发及高抗侵蚀耐火材料的示范"的重要成果。基于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结合水泥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技术特性,瑞泰科技开展了水泥回转窑用环保节能耐火材料的研究,在保证材料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研究了适应热工工业发展趋势的环境友好型碱性材料和低导热复
-
水泥窑炉低氮燃烧技术
来源:中国建材 发布日期:2016-04-06
"水泥窑炉低氮燃烧技术"是中国建材总院北京凯盛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水泥、墙材窑炉大气污染物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重要成果。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水泥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技术特性,北京凯盛开展了低氮燃烧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将水泥烧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开发了
-
绿色发展:淘汰落后 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纺织 发布日期:2016-04-05
"淘汰落后产能不能简单以设备和排放多少为标准,而应该以万元产值消耗为标准,目的就是鼓励企业做高附加值产品。企业排放指标也应该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不易一刀切。"近日,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在春季调研全国纺织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时指出:"企业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做好产品,节能减排是企业准入的标准,靠优质产品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压,印染行业被推向了风口浪尖,特别是G2
-
在用汽车检测维护体系与节能减排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16-04-05
汽车工业在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并引发了眼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据资料显示汽车消耗的石油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40%,汽车的数量在日益增加,石油能源总量在日益减少,这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有效的降低汽车燃油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下文将对在用汽车的检测维护体系与节能减排进行探讨,旨在优化汽车检测维护体系,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
科技创新: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推动力
来源:中国纺织 发布日期:2016-04-05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不论是"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还是纺织强国目标的最终实现,都需要科技创新做支撑。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智能制造,从设备入手,推行纺织产业链各环节的数字化制造,加快智能纺织装备的研发;同时还要分步骤地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线;深入应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节能减排水平。
-
节能减排背景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企业经济 发布日期:2016-03-25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快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是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汽车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标准、法规及管理体系,但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仍然存在缺乏先进节能技术且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企业平均油耗总体较高,环检合格率明显低于合资品牌,且随行驶里程裂化明显等问题。与合资品牌汽车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产品质量管理、发展理念创新等
-
汽车车身涂装喷漆室排风循环利用
来源:现代涂料与涂装 发布日期:2016-03-20
介绍了汽车车身涂装喷漆室设计的一些基本参数,以及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涂装喷漆室排风循环利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情况。涂装车间采用水性漆场合可参照本文思路进行喷漆室排风循环设计。
-
“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潜力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03-17
采用车用燃料生命周期分析法,对北京市推广的电动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和租赁电动车的节能效应和减排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北京市电动车的运行情况对新能源电动车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预测,并据此提出一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北京市现行推广的电动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和租赁电动车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发电结构、车用燃料类型等影响因素对电动
-
节能减排环保型毛用染料的发展和应用
来源:上海毛麻科技 发布日期:2016-03-15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我国毛纺行业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开发了和正在开发不少染整新工艺和新技术。阐述了为适应毛纺染整需要而发展的节能减排型毛用染料和其应用,它们将有助于毛纺染整对节能减排环保型染料的选择和使用。
-
烧结不稳定对余热发电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冶金 发布日期:2016-03-15
钢铁厂烧结余热发电是烧结余热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余热发电盈利来降低吨钢能耗,积极响应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节能减排的政策。然而,烧结余热有自身不稳定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组稳定性、安全性及运行寿命。针对烧结余热发电不稳定性对机组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和总结,并介绍了市场常用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还着重分析了动态补燃系统优缺点,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烧结余热发电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