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引退结合改育并举 全力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发布日期:2017-10-10
今年以来,盐城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转型加快、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一是工业运行总体平稳。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面达57.9%,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最好水平。37个细分工业行业,有28个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5.7%,同比提高24.3个
-
业务收入年均超10% 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增长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发布日期:2017-10-0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当前规模已达较高水平,彩电、计算机、手机等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产业正处于从大向强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万亿元,是2012年的1.55倍,年均增速11.6%,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为9.5%,软件业为18.1%,增速始终居各主要行业前列,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
1978-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7-09-25
从1978年到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其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总额分别增长到144.4亿元、32988万元、14351万元,分别增长962倍、608倍和124倍,2012年从业人数为9219人,从业人数的增长1.5倍,增长速度较慢,这说明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完全同步的增长。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定位,打
-
1978-2013年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7-09-25
从1978年到2013年,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总额、从业人数分别增长到3245.71亿元、134.21亿元、362707万元、311334人,分别增长15457倍、5587倍、1241倍和19倍,从业人数的增长相对较少,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完全同步的增长。推进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有效整合企业价值链,
-
1978-2013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7-09-25
从1978年到2013年,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河北省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总额分别增长到749.2029亿元、34.2261亿元、1839733万元,分别增长4453倍、1332倍、328倍,从业人数到2012年增长到95798人,增长4.08倍,增加值到2009年增长到68.8892亿元,增长177倍。从业人数的增长相对较少,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完全同步的增长
-
1978-2013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7-09-25
从1978年到2013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江苏省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总额、从业人数分别增长到22577.7583亿元、936.5608亿元、427.3788亿元、2226680人,分别增长9246倍、2038倍、753倍和15倍。从业人数的增长相对较少,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完全同步的增长。推进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信息产
-
1978-2013年云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7-09-25
从1978年到2013年,云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总额、从业人数分别增长到42.4448亿元、3.3697亿元、15388万元、5936人,分别增长280倍、781倍、180倍和1倍,从业人数的增长相对较少,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完全同步的增长。推进云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建设东南亚区域性合作基地
-
1978-2013年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7-09-25
从1978年到2013年,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迅猛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总额、从业人数分别增长到1992.3209亿元、148.0679亿元、583244万元、202219人,分别增长6887倍、3397倍、1280倍和6.2倍,从业人数的增长相对较少,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完全同步的增长。推进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当依托相邻发达城市,进行产业
-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比较分析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7-09-06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基础产业,其源动力来自于产业内技术创新网络的成熟度与运行效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沿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依次演进的板块化空间分布格局,并根据各板块产业形成机制和成长特征分别将其对应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成熟期、准成熟期、成长期和进入期)。基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绘制出各板块电子信息产业在2001-2003年、2004
-
基于“三力”维度的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江西吉安为例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7-09-01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在沿海发达省(市)加快脚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下,江西省依托其毗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的腹地优势,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文章从微观视角对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实证分析,认为应从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吸纳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销售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升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