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来源:中国金属通报 发布日期:2018-11-30
考虑到铝合金材料具有高比强度,耐腐蚀性,良好的热稳定性,易成型性和可回收性的优点,是汽车工业的理想金属材料。本文介绍了铝合金材料及其特点,总结了铝合金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并针对我国汽车介绍了铝合金的应用现状并进行展望。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河南省汽车工业的发展
发布日期:2018-11-16
1978年-2018年河南省汽车工业已走过了四十周年的历程,作为河南省汽车工业发展进程的一名亲历者和见证者,回首往事,不禁心潮澎湃,特写此文作为纪念。1从数字看河南省汽车工业的发展1978年,河南省汽车工业总产值是1.45亿元(其中基型车:8330万元,摩托车:640.4万元,汽车零部件5555.6万元)。产量是:基型车1666辆,摩托车产量3010辆。1988年,河南省汽车工业总产值是6.5亿元
-
宝鸡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五大举措打造“丝路汽车名城”——专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和市长惠进才
来源:汽车纵横 发布日期:2018-10-15
2018年9月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陕西宝鸡举办。本届论坛的举办地特意选择了宝鸡,可谓颇具深意。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和市长惠进才都来到了会议现场,本刊也借机进行了专访,听听宝鸡市的两位主要领导如何描绘宝鸡汽车工业发展新蓝图。
-
湖南汽车工业的筑梦之旅
来源:湘潮 发布日期:2018-10-05
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人民在这一崭新的领域为年轻共和国的振兴发展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经过随后40多年的风雨拼搏,靠着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毅力和勇气,湖南汽车工业一路走来,辉煌不断,有过跻身全国十强,闻名中外的辉煌历史,也遭遇过极其艰难的转型升级期,但是坚
-
信息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时代农机 发布日期:2018-09-28
当前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都在高速的发展当中,在汽车工程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居民对于汽车功能的整体要求不断提升,汽车也开始逐步的往整体驾驶安全性以及功能多样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在汽车工程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子导航、安全驾驶、网络通信以及娱乐设备等,力求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而且欢乐的驾驶体验。
-
冲击液压下汽车异型管坯成形的研究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8-09-25
国家"十三五"已提出,在汽车工业领域,结构轻量化、一体化是以后在发展方向上的追求目标,更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在普通冲压和液压成形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成形方法——冲击液压胀行,以液体作为传力介质的液压成形技术。金属薄壁管材液压成形以空心代替实心、以变截面代替等截面、以封闭截面代替焊接截面,其成为了一种主要的结构减重途径,它比冲焊件的质量减轻了15-30%,且可大幅度提高零件的刚
-
汽车工业升级无止境
来源:汽车工艺师 发布日期:2018-09-10
当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对外发布的时候,引起了众多制造业人士的强烈反响——原来制造业的未来是这样的先进——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无不让人欢欣鼓舞,纷纷畅想:如果我们真的达到目标,制造强国的目标就水到渠成了。可是,在企业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发现原来这个目标并不是最终状态,而只是制造业
-
发展高端制造业 面向产业新生态——第六届中国汽车先进技术与制造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制造技术与机床 发布日期:2018-08-02
2018年6月26日,由汽车工艺师杂志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一汽、北汽福田康明斯有限公司和北京立基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六届中国汽车先进技术与制造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汽车行业的专家、政府部门的领导、装备企业高管,来自北汽股份、北汽福田、北京奔驰、中国一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北方车辆研究所等主机厂,以及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代表和媒体记
-
探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研究
来源:湖北农机化 发布日期:2018-08-02
目前,在汽车工业中已经引进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带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本文将就汽车工业的自动化技术展开讨论,分析该项技术在工业中的作用模块以及具体应用,以期加深读者对其的印象。
-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来源:近代史学刊 发布日期:2018-07-31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制主要是仿制国外产品并加以改进,当时,第一汽车厂是最重要的汽车企业,其研发工作可作为整个汽车工业的代表。一汽的产品研发主要包括三个品种:解放牌卡车、军用越野车、红旗牌轿车。以一汽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工业,并未发展出健全的产品研发体系,其产品研制长期停留在对苏联产品的仿制及改进上,具有大宗耐用消费品性质轿车的研发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