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儿疗效研究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9-09-27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儿疗效及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Murray肺损伤评分、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和免疫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
-
影响机械通气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医学工程 发布日期:2019-09-27
目的探讨影响机械通气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早产儿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机械通气分为机械通气组98例和非机械通气组58例。比较矫正胎龄40周时两组的体重、头围、身长及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情况,对机械通气早产儿的胎龄,出生时体重、头围、身长、机械通气时间、PIP、PEEP,性别、有无新生儿窒息、肺炎、气胸,逐一进行单因素
-
鼻饲升降散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VAP痰热郁肺证临床研究
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研究鼻饲升降散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热郁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热郁肺证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与西医组,各43例。西医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鼻饲升降散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
-
ICU肺部超声的护理培训对预防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并发症的应用探索
来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评估ICU护理人员进行肺部超声培训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对泸州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00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按病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常规组,各组150例。超声组护理人员进行了肺部超声培训并强化肺部的护理,常规组实施一般肺部的护理,并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床旁动脉血气的变化及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超声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
-
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高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探讨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高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5例高龄机械通气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按照气管切开术前气管插管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气管切开术前气管插管时间>7 d, 47例)和研究组(气管切开术前气管插管时间≤7 d, 58例)。对比两组气管切开后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感染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气管切开后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分别为(18.76±4.05)、
-
不同卧位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右侧桡动脉有创血压值影响的研究
来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平卧位、床头抬高及床头抬高情况下的侧卧位有创血压值变化。方法收集入住我院综合ICU的机械通气且无右桡动脉穿刺及体位禁忌症患者50例,分别在同一时间段内采集平卧位、床头抬高分别15°、30°、45°、床头抬高30°且30°左/右侧卧位,比较有创血压值。结果床头抬高45°、床头抬高30°且30°左侧卧位有创血压比平卧位高(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由于床头抬高及翻身侧卧
-
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在神经重症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名医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在神经重症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18年11月就诊的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神经重症昏迷病患为受试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参照组(30例)及强化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强化组实行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对两组的咽拭子菌落数、VAP和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强化组患者的咽拭子菌落数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强化
-
重症机械通气患儿行气道优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来源:山西医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9-09-25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抢救手段被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治疗中,例如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来替代、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从而给ICU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数据调查,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情况在8%~25%,造成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机体功能下降,还有就是气管纤毛活动性降低,患者咳嗽反射能力变差,从而阻碍痰的排出,引发气道
-
重症呼吸衰竭使用有创-无创序贯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分析
来源:名医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SIMV-NIV)与有创机械通气(SIMV/AC)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我科运用SIMV-NIV/SIMV(A/C)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40例,根据使用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入科后即刻插管治疗,符合撤机指征后拔管改无创正压通气n=20)及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B组,入科后立即行气
-
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来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探究分析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重症肺炎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内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吸痰时痰液喷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临床中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联合机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