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大家健康(学术版) 发布日期:2015-01-25
目的:对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的治疗效果探讨。方法:选取62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伴随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无创机械的通气治疗,观察并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呼吸和心率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临床的疗效全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有效率分别是80.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探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符合撤机条件的76例65岁及以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后观察48 h,无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通过SBT后48 h内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失败组,分析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症监护期间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发布日期:2015-01-15
目的汇总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重症监护期间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的8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A组(机械通气时间不超过7 d)和B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7 d)。汇总分析两组患者插管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插管前A、B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