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质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及机械通气治疗价值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析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对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32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为无创通气组,18例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为有创通气组。结果有创通气组的死亡率是88.9%,无创通气组的死亡率是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组平
-
60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pH、PaO_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_2、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效果良好,极具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
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38例分析
来源:江苏医药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8例,入院后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再加以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抢救前后SpO_2、PaO_2、PaCO_2以及HR、pH值;检测抢救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分析抢救效果、患者死亡原因。结果抢救后,患者PaO_2较抢救前升高[(90.5±8.4)mmHg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因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于我院ICU住院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有创通气,后以PSV方式直至撤机,观察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更高,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则均更少,
-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6-11-30
机械通气是借助人工装置——呼吸机的力量,产生或辅助呼吸动作,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目的的一种治疗措施和方法[1]。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中用于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是危重患者生命支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2]。作为一种高风险治疗措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如果护理或操作不当,极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狭窄等多种并发症,不仅造成患者脱
-
分肺机械通气治疗严重非对称性肺损伤的临床探讨
来源:系统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分肺机械通气治疗严重非对称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20例因严重非对称性肺损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无效后采取分肺机械通气,观察通气前后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力学。结果分肺24 h SaO_2(92.9±2.7)%、PaO_2/FiO_2(253.2±41.5)mmHg、QS/QT(12.3±4.6)%、MAP(80.8±17.
-
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护理体会
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1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迅速清除毒物包括清洗皮肤、毛发,催吐、洗胃、导泻,及早使用长托宁、氯解磷定,及早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及早行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同时予以生命体征监测、人工气道及呼吸机管理、血液灌流管理、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 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纠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用于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2014年期间收治的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观察组(n=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NiPPV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有所改善,组间治疗后对比,
-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例(20.0%)显著低于常规组(73.3%);实验组病死率(3.3%)显著低于常规组(13.3%);经过护理
-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50例。Ⅰ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通气模式,Ⅱ组采用的是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